善于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 资源简介:
(约2820字)
善于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湖北省汉川市教研室 熊圣平邮编:431600 电话:07128273800 E-mail:xsp168@265.com xsp008@tom.com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而传统的讲读课教学,教者面面俱到,学生仅是一个简单接受知识的“容器”,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也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老师往往激情有余,而学生是惰性十足,这是难以适应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的。因此,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抓住契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1、标题品读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样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品读标题,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时,我没有马上进入对课文的分析,而是让学生们品味标题。几分钟后,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套子到底是指本来的意思,还是指联想的意义?”“人怎么能装在套子里?”“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不用我多讲,学生们便积极地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这不仅避免了老师单一讲解课文的枯燥性,而且使学生们主动地思考,把“套子”和现实联系起来,更加深了“套子”的内涵。再如《收藏阳光》这一篇现代文阅读,它的标题从语法上讲不通。于是,我让学生们去分析,不一会,他们提出了几个疑点。如“阳光没有体积,没有重量,怎么收藏?”“阳光代表了什么?”带着这些疑点去解读文章,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2、情境创设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育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具体生动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在情景中思考,在情景中领悟真谛。创设情景的方式多种多样,用多媒体投影画面导入课文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如讲《扬州慢》一文时,我用多媒体投影了这样一幅画面:扬州城内是一片青青的荠麦,到处是毁坏的城池……学生们一看投影后,议论起来:“扬州为什么与我们现在看到的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扬州这么惨不忍睹?”“作者写此时的扬州有什么用意?”这让我明白,作为教师,我们应提供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他们乐于学、学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