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全科试卷(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doc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doc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doc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doc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doc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英语.doc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英语听力.mp3
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doc
长 春 市 第 五 中 学
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政 治 试 卷
命题人:张 璐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在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1.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天文景观”。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说明( )
A. 文化素养是自觉形成的
B.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C.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2.2017年5月5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将展出橄榄核雕、菩提、南红、书画、青金、松石、红木、折扇、核桃、沉香、精品瓷器等丰富的文玩艺术,让人们感受到橄榄核雕的魅力。这表明( )
A.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B. 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D. 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3.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长 春 市 第 五 中 学
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物 理 试 卷
命题人:房宝泉 审题人:房宝泉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远距离输电中,输电线电阻一定,输送电功率一定,如果将输电电压提高到原来的10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减小到原来的( )
A. 10倍 B. C. 100倍 D.
2.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
B. 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
C. 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 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能将油膜的厚度近似认为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把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测出其面积
B. 取油酸一滴,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形成面积尽可能大的油膜
C. 取油酸酒精溶液一滴,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形成面积尽可能大的油膜
D. 把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后,要立即描绘油酸在水面上的轮廓
4.竖直倒立的U形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下,如图所示,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假设在管子长 春 市 第 五 中 学
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历 史 试 卷
命题人:冯莉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梭伦发展农工商业的改革
①扩大了平民的就业机会 ②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③推动了雅典对外贸易的发展 ④促进了雅典社会的封建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 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 B.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 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 自然灾害的威胁
3.“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 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 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C. 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 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4.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由此可知秦国立法( )
A. 善于借鉴别国的法规 B. 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