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全科试题(8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化学.doc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地理.doc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理数.doc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历史.doc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生物.doc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文数.doc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物理.doc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英语.doc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政治.doc
高二地理 (文科)
考试时间:90分钟 2018.4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下图为阿富汗游牧业迁移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阿富汗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炎热干燥
C.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2.据图中信息,下列推测最有可能的是
A.降水多少决定了游牧的迁移 B.游牧迁移的时间是春、秋季
C.甲为冬季牧场,乙为夏季牧场 D.游牧迁移路线一般沿山脊行进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小题。
3.乙地湖泊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断层陷落 B.冰川侵蚀 C.河流侵蚀 D.火山喷发
4.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高差可能为
A.50米 B.200米 C.400米 D.600米
5.图中丙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流向东南 B.流向正东 C.流向东北 D.流向正南
尼日尼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等是其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下图为尼日尼亚,读图,回答6-7小题。
6.尼日利亚原油运输到东亚可能经过( )
A.英吉利海峡、苏伊士运河 B.好望角、马六甲海峡
C.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 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7.尼日利亚北部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C.经济发达,污染严重 D.水网稠密,湖泊萎缩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沙丁鱼的集聚地。每
年5~7月,当冰冷的洋流沿海岸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时,沙丁鱼便开始一年一度的大迁徙。下图为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等
……
高二政治阶段性检测
2018.0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2016年5月,“蛟龙”号在雅浦海沟完成大深度下潜作业,其主要目的是研究超深渊生态系统。通过此项研究,科学家有望发现“完成多种生物功能所需的新分子”,并将其应用于生物、医药、绿色工业和农业等领域。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钢材市场需求回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其中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任务的决策部署,国务院2016年2月1日印发了《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推动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的印发体现了( )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从实际决策出发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要坚持正确认识的指导④实践决定认识,要通过实践去发展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截至2016年初,历时三年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全面完成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普查数据采集,并建成了国家级地理国情数据库,目前,普查已进入统计分析阶段。通过本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的地理国情家底。这说明( )
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②有了认识的物质手段就可以获得正确认识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100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直到2016年年初,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打开了观测宇宙的全新窗口。这表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猪肉菱角若共食,肚子疼痛不好受;牛肉栗子一起吃,食后就会发呕吐。”这些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说的是我国的食物相克之道,被一些人奉若“灵丹妙药”时刻谨记在心。专家们随机选取了130名健康的志愿人员,针对民间流传最广的“相克食物”进行了实验。按照家常方法进行烹饪,在志愿人员食用这些“相克食物”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结果一切正常。这表明
①正确的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获得直接经验比学习间接经验更重要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③ B.②③ C. ③④ D.②④
6.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①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的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7. 2017年10月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了适当修改,把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思想战略写人党章。党章的修改是基于
①真理在克服谬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②实践的深人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③真理是具体的,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
④真理是有条件的,超出适用条件就会变成谬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7年,在新高考改革试点地区浙江、上海,更多学生在自身高考利益驱使下避免选考物理学科,这让物理学家深感忧虑。这表明
①主体的立足点不同会产生认识的差异性②事物复杂性会导致人们认识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