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9200字。
福清一中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次单元考试题卷
总分:100分
Ⅰ 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斯坦因他们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
的掌声。他们在叙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
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区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____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____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我不禁又____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____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
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大舒心,被我拦住的军队,究竟应该驶
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1. 依次填入文中划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_____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______着,站立在沙漠里。
②我不禁又_____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_____不计。
A.或许 对视 叹息 姑且 B.或许 注视 叹息 姑且
C.或者 注视 叹惜 况且 D.或者 对视 叹惜 况且
2.“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些“极基本的前提”是什么?( )
A.敦煌在中国,敦煌文物属于中国,中国政府对敦煌拥有主权。
B.没有王道士的帮助,他们不可能得到敦煌文物。
C.当时的满清政府腐败无能才使他们得以窃取中国的文物。
D.他们在帝国主义强权的支持下进行文化掠夺,是有碍于文明的。
3.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强盗的无比愤恨。
B.一批洞窟文献送京的情景说明清政府官员一方面毫不珍惜这批无比珍贵的文物;另一方面又极端贪婪自私,化公为私。
C.“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是由于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清政府腐败无能,根本不能保护好敦煌文物。
D.“大哭一场”表达了作者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痛恨,对民族文化遗产流失的痛心。
二、阅读下文,完成4—6题。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可惜的是往往暂时没有谁来定。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