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导学案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2/6 5:57: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50+2870字。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姓名           班级           小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课  题 《荆轲刺秦王》 课 型 预展课 课 时 第 1 课时
  主备人 樊曦荣 执教者 审 核 审 批
  累 计 课 时 总第  课时 使用时间 2016年  月  日星期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熟读课文弄清字音,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正确评价太子丹遣荆轲 刺奏王的意义。
  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要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 刺奏王的意义。
  学法指导 学习流程及内容 课堂随笔
  一、 自主学习(展标独学)
  (一)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翦(    )     谒(    )      揕(    )其胸      切齿拊心(    )
  淬(    )       濡缕(    )    忤(    )视        徵(    )
  瞋目(    )     陛下(    )    卒(    )起不意    箕踞(    )
  被八创(    )   樊於期(    )  偏袒扼(    )腕    目眩(    )  夏无且(    )
  (二)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本文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
  二、 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一)研读第1-2节,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词语
  (1)进兵北略地                             
  (2)旦暮渡易水                             
  (3)长侍                                   
  (4)微太子言                               
  (5)谒                                     
  (6)购之金千斤                             
  (7)秦王必说见臣                           
  (8)穷困                                   
  (9)更虑之                                 
  ……
  高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姓名           班级           小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课  题 荆轲刺秦王 课 型 综合课 课 时 第 2 课时
  主备人 樊曦荣 执教者 审 核 审 批
  累 计 课 时 总第  课时 使用时间 2016年  月  日星期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词汇,学习翻译文言文。
  能力目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历史背景,客观认识荆轲 刺奏王的意义。
  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正确评价燕太子丹遣荆轲 刺奏王的意义。
  学法指导 学习流程及内容 课堂随笔
  一、 自主学习(展标独学)
  研读文章,积累文言知识,完成新新学案阶段二习题。
  二、 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1.翻译下列语句。(学法指导: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文段分析、思考。
  (1)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他慷慨献身?
  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得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