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内蒙古赤峰呼市校际期末联考高二全科试卷(8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doc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doc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doc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doc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doc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英语.doc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doc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赤峰呼市校际期末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9分,每小题3分)
谈趣味(节选)
朱光潜
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从事文艺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趣味。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种种酒都同样地爱喝,他一定不识酒味。到了识酒味时他的嗜好一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快。学文艺也是如此,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者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领略到滋味的地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虽不能不偏,后来却要能不偏,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看出偏的弊病。
文学本来一国有一国的特殊趣味,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就西方诗说,拉丁民族的诗有为日耳曼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日耳曼民族的诗也有为非拉丁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寝馈于古典派作品既久者对于浪漫派作品往往格格不入;寝馈于象征派既久者亦觉得其他作品都索然无味。中国诗的风尚也是随时代变迁。汉魏六朝唐宋各有各的派别,各有各的信徒。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门户之见也往往很严。
但是门户之见可以范围初学者而不足以羁縻大雅。读诗较广泛者,常觉得自己的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久而久之,有如江湖游客,寻幽览胜,风雨晦明,川原海岳,各有妙境,吾人正不必以此所长,量彼所短,各派都有长短,取长弃短,才无偏蔽。古今的优劣实在不易下定评,古有古的趣味,今也有今的趣味,我们不必强其同。
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在法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十六世纪的诗被人指摘,体无完肤;到浪漫主义时代,大家又觉得“七星派诗人”亦自有独到境界。在英国浪漫主义盛行时,学者都鄙视十七、十八两个世纪的诗;现在浪漫的潮流平息了,大家又觉得从前被人鄙视的作品,亦自有不可磨灭处。个人的趣味演进亦往往如此。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从浪漫派脱胎者到能见出古典派的妙处时,专在唐宋做功夫者到能欣赏六朝人作品时,笃爱苏辛词者能领略温李的情韵时,才算打通了诗的一关。好浪漫派而止于浪漫者,或是好苏辛而止于苏辛者,终不免坐井观天,诬天渺小。
1、下列材料中,与“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
A、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
B、明代推崇唐代的风尚,清代推崇宋代的风尚
C、拉丁民族的诗歌不为日耳曼民族所能够欣赏
D、法国新古典主义盛行时“七星派”诗遭指摘
2、下面是作者对“趣味”问题的看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阅读兴趣偏狭,不利于初学文艺者的入门。
B、没有入门的人,他们的趣味往往比较广泛。
C、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但与民族和时尚无关。
D、趣味是可以培养的,但应符合时代的精神。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学文艺者入门不能不偏,入门后则不能偏。
B.个人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文艺趣味亦愈纯正。
C.文艺上的门派对于学习文艺者是没有好处的。
D.作者在文中主要谈论了如何纯正个人的文艺趣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6分)
奶 奶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