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0字。
初中新课程改革实验
——语文学业成绩评价
陈屿中学 柯素萍
2002—2003学年,我校组织初中教师赴永康市学习新课程标准,我深入学习教改精神,转变教学理念,较深刻的领会了教改的精神实质,克服以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过程,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语文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习及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学习和跨领域学习,促进学生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学习的语文能力。为此,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就不能再按以前的一次考试来定好坏,需要我们建立一种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即对学习目的(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方面的综合考察,给学生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 教学评价的依据
对学生考查分为两大块。一是“语文学力”(包括阅读、写作、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二是语文修养,(包括学习态度、习惯等),表格又在具体分成若干细则,学生对两大类所涉及的内容,先作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老师对学生作评价鼓励,家长也要参与评价,最后才得出综合评价成绩。可以说表格对学生的学习、考核情况作了全面的量化对照,使教师、学生、家长较准确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过去“学生学,老师讲。通过一次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情景。《新课改》每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己参与,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步有一个思考和总结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一年来的教改实践过程,我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评价精神:
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就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2002年8月假期接受市教科所新教材培训后,我的教育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确立“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的思想;第二,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由重视教学结果转变为不仅注重教育、教学结果,更要注重教学过程。在新课程的实验中,我是如何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呢?
(1)热爱我的学生。“爱”是动力,“爱”是源泉。只有爱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在教学中才会有沟通、有合作、有创新。在这种感情的基础上,我们师生间相处融洽,学生有什么想法大胆说,老师有什么计划主动与学生商量,达成共识,就是大家的行为。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也就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2)有明确目标。实验期间,我们有学年、一学期、半学期及一个月的学习成长目标。这些目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民主讨论确定的。
(3)多种语文活动的开展。初一学年中,结合新课本要求,我们开展了“手抄报比赛”、“故事会比赛”、“月球知识竞赛”、“戏曲大联唱”、“画脸谱比赛”、、“成语背诵”等。这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