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2640+2040+1530字。
《进学解》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的重点词、句,并积累本文中的成语。
2、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3、了解并体会韩愈论说类散文“语言精美凝练,纵横恣肆,气势雄浑,善用修辞”的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的重点词、句,并积累本文中的成语。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预习填空:
①唐宋古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学革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革新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八大家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创作主张。
②“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最具代表性的八位散文家,他们是:唐朝的_____、______,宋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③“业精于情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这种治学的态度,即使到今天仍然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增进学业、德行的方法在于“勤”“思”,目的是“业精”“行成”。
释题:“进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解”译为: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进学解》,归纳文言知识:
1、正字音
爬罗剔抉( )( ) 纂言( ) 焚膏继晷( )
补苴罅漏( )( ) 幽眇( ) 佶屈聱牙( ( ) 正而葩( ) 闳其中( ) 跋前踬后( )( )
何裨( ) 侏 儒( )( ) 玉 札( )
纡余( ) 卓荦( ) 动辄得咎( )( ) 校 验( ) 岁靡廪粟( )( ) 崇 庳( )
瑕 疵( )( ) 从 徒( )
……
年级 高二 学科 语文 总课时
课题 进学解 第_____2___课时
主备人 杜祥庚 上课时间
锁定目标 找准方向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重点)
2.理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重点)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难点)
自我构建 快乐无限
作者先以匠人冈材而选用木料、医师“俱收并蓄”各类贵贱药材,引出宰相用人是“登明选公…‘惟器是适”,即量才录用。接着作者极力褒扬孟子、荀子在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极力渲染他们不遇于世的悲惨结局:“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说明这两位古贤“业精”“行成”,已达圣人地步.尚且未能“有幸”。继而言自己才学远不如二儒,却沾恩泽,“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表面上是为古人抱不平,似在为有司开脱,实际上是以孟、苟自况,以儒家的卫道者自居,宣扬自己远继儒家道统的功绩,并抒发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但因为表面上是在述说古人之事,兼及与自己的对比,所以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取得了委婉含蓄的效果。这与屈原所言“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异曲同工,只不过一直接抒怀,一托事寄慨而已。
……
年级 高二年级 学科 语文 总课时
课题 进学解 第___1_____课时
主备人 杜祥庚 上课时间
锁定目标 找准方向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自我构建 快乐无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这种治学的态度,即使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增进学业、德行的方法在于“勤”“思”,目的是“业精”“行成”。
释题:“进学”使学业、德行进步;“解”,辩解,解说。
二、课文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