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二(上)第四次月考全科试卷(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9 14:53: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doc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doc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数.doc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doc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doc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数.doc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doc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英语.doc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doc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doc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二(上)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考试时间:2017/12/28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节选)
  贵和尚中,是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
  “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它们虽然具有哲学上的意味,但立足点仍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并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与处世观念。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民间广为流传的“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等俗谚,以及流播千古的“将相和”“兄弟和”“姑嫂和”等历史美谈,便反映出以和谐为取向的社会心态趋势。中国人的贵和取向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宗法型社会,乡土社会稳定的生活秩序,聚族而居的血缘亲情,以及在落后条件下对互助协作的寻求,正是“和为贵”处世观念的现实基点。
  中国古人所推崇的“中”,既是认知事物的一种态度与方法,又是一种做人处世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儒家又把尚中与贵和联系在一起,《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逻辑的关联,“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和”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并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
  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的“执中”,应用于为人处世,则表现为凡事讲求适中,毋过亦毋不及,适可而止,恰如其分。正如中国传统处世箴言所说“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这些代表性言论,充分表现了传统处世之道中的中庸精神。正是因为具有“在观念的世界里和行动的世界里都不把事情弄到极端”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中国人几乎“在思想上对所有过激言论,在道德上对所有过激行为”产生“厌恶”。“凡持极端说的,一经试验,辄失败;而惟中庸之道,常为多数人所赞同,而且较为持久。”
  总的看来,贵和尚中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但其负面效应亦不可忽略。对“中和”气象的崇尚与追求,在消解缓和正面冲突的同时,又导致人与人之间不满情绪表达的间接性和模棱两可、表里不一的市侩习气,人与人之间难以形成坦诚轻松的交流风格。更重要的是,对“中和”品格的推崇和执着,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助长了不求进取、反对冒尖、无所作为的保守心理,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匮乏。
  1.下列对“和”与“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其中包括宇宙自然、人与自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B.贵“和”取向与乡土社会稳定的生活秩序、聚族而居的血缘亲情以及落后的生存条件有密切关系。
  C.“和”与“中”存在着密切的逻辑的关联,二者相互包含,只有“贵和”才能“持中”。
  D.“中”既是认知事物的态度与方法,又是做人处世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儒家认为它是天下之根本。
  2.下列各项不属于“贵和尚中”思想在处世中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以和谐为取向,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平、和谐。
  B.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C.不把事情弄到极端,几乎对所有过激言论和过激行为产生厌恶。
  D.凡事讲求适中,毋过亦毋不及,适可而止,恰如其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贵和尚中,是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一句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围绕这一中心正反对比,层层展开论述。
  B.“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范畴,“中和”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多处引用古人的经典论述,主要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文化品位和可读性,同时顺带地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D.作者认为,对“中和”品格的推崇和执着,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匮乏,因而不宜再正面宣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6题(14分)
  与虫共眠 
  刘亮程                       
  ①我在草中睡着时,我的身体成了众多小虫子的温暖巢穴。那些形态各异的卑小动物,从我的袖口、领口和裤腿钻进去,在我身上爬来爬去,不时地咬两口,把它们的小肚子灌得红红鼓鼓的。吃饱玩够了,便找一个隐秘处酣然而睡。
  ②我身体上发生的这些事我一点也不知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