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490字。
走近富兰克林——与一个伟大心灵的对话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及《富兰克林自传》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自传的写法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质疑、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
B、 了解富兰克林的生平事迹,学习并传承富兰克林的精神,感受传主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自传的写法及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传主的精神,感受传主的人格魅力;探索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阅读本书,与一个伟大心灵对话,收获一份人生修养的智慧,完成一次实现美国梦的奋斗历程和完美道德的精神之旅。课文节选自的自传的第三部分,文字极为简洁,我在课前为学生补充了《美国语文》中的相关部分(相关内容见《美国语文》第72页至82页),以期让学生更全面得了解传主。
学情分析:高二(3)班的学生有许多经过我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阅读与写作的培养,形成了较为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善于小组合作学习,并能够教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非常适合实践学校“切问近思,质疑探究”这一教学思路。
教学设想:在《传记选读》的教学建议中强“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触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本课将采取“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和质疑、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传主的人格魅力,完成多重对话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与教材编写者对话:学习《美国语文》的设计,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的本文课后设计板块。
二.分析课文:
(一)初识传主(学生与文本对话)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传记选读〉》读书卡》
(二)深入文本(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学生提出阅读本文之后的探究问题并结合文本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提出本小组认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进行全班合作分析)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