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总复习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21 10:43:54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800字。
诗歌鉴赏总复习
诗歌鉴赏系列素材(28)
诗歌鉴赏总复习
(一)教学目的:
针对考试大纲中"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中的"文学鉴赏题"进行总复习。
(二)考纲要求: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E级)
E级: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评说
要求:能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说,对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对作者的观点进行鉴别。它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的最高一个层次,需要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为基础,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许多知识和能力参与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
(三)高考文学鉴赏题的特点及其规律:
1题型:选非题,三对一错、六对二错,此种形式相对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但近年来,也出现?quot;选是题"。
2文学作品范畴:以唐诗、宋词、元曲、新诗为鉴赏的主要内容,但新诗的鉴赏是从1999年开始,从1994-1999年每年均有1-2首唐诗、宋词、元曲。其特点是:
A从课外选材,难度小于教材同类作品,一般不用课外或不熟之典故。
B有意靠近教材,加强间接联系。如:
96年元曲--《念奴娇·赤壁怀古》
97年洞庭山水--《岳阳楼记》
98年《题李凝幽居》--"推敲"
尽量与考生的实际联系,尽量与教材沟通。而且生僻字较少。
3鉴赏范围(设题范围)
A内容 B语言 C表达技巧 D思想
4文学鉴赏题选非题"非"因探秘:
94年《菊花》
对这首《菊花》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尚品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错误之处:本诗未渲染菊花的高尚品质。(牵强附会,想当然了。)
95年《如梦令》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句是(D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得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感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错误之处:本诗未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情手法的鉴别,属表达技巧)
96年元曲一首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以下两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D)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曹操。
(2)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C)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