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1/22 18:13: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等10份资料)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高2016级2017年秋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岭南,历史上是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范围包括了我国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的大部分以及越南北部。五岭之名,最早起于秦。《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云:“(秦)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今人多把“五岭”解释为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五座山的总称。不过,历史上有人认为,五岭并非专指五座山的名称,而是指五条入岭的通道。五岭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岭南地区属于古代‘五服’之‘荒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恩维说,古代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荀子•正论篇》云:“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岭南负山临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历史上曾长期阻碍了该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古人的政治地理观念里,岭南给人以边远、偏僻、贫穷、蛮荒的印象。王风未被,春风不度,所以唐杜佑在《通典》中说:“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之前是为荒服。”明确指出岭南远离政治中心,经济落后。 
  唐宋之际,岭南是政府安置流人谪宦的聚居地。据统计,两《唐书》所载唐代有名有姓且有具体贬谪地者共211 人,其中岭南道就有 138 人,约占贬谪总人数的 65%,此外载有人名无具体地名或有地名无具体人名的岭南谪宦还有 200 人左右。而宋代整个岭南地区的谪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岭南,历史上是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五岭之名,最早起于秦。《史记》有“(秦)南有五岭之戍”的记载。
  B. 历史上认为五岭并非专指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这五座山的名称,而是指五条入岭的通道。
  C. 五岭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
  D. 岭南在历史上长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有阻碍,是因为其负山临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古代五服指“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是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划分的。
  B. 唐宋之际,岭南是政府安置流人谪宦的聚居地。而宋代整个岭南地区的谪宦,仅见于史籍者,即有400多人。
  C. 唐杜佑认为岭南远离政治中心,经济落后,王风未被,春风不度,给人以边远、偏僻、贫穷、蛮荒的印象。
  D. “万死投荒”的“荒”是地理印象、历史印象与现实印象叠加的产物,是唐宋文人对“岭南”的整体印象。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岭南带给文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完全不同,所以中原文人在异化的地理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身份认同感不大一样。
  B. “瘴”是古人对岭南描写最多也最具标志性的一个词。这种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的产生与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关。
  C. 据统计,《全唐诗》中“瘴”字与岭南相关的内容超过了 200次,这是唐代后随着贬谪岭南的文士增多造成的。
  D. 唐代后文人作品关于“瘴”的描写越来越多。这在当时已成为流寓文士讲述岭南生存条件之恶劣的重要意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深    情
  徐建英
  我出生的鄂南地区,山高林密,各类野兽世代扎驻在深山之中,紧挨山边的庄稼跟着常遭罪,各村成立的护农小组中,父亲年轻时候就是其中的一位铳手。《枪支管理法》实施后,父亲的那杆双管猎枪被公安机关列入收缴之列,到父亲重新持证换上单管猎枪时,山下的庄稼人开始一茬茬往城里卷,山上的野兽下山无食可觅,也很少再来作孽,而父亲此时的年岁也大了。
  庄稼少后,荒地多了,从前热闹的围猎随着护农小组成员一样相继老去。父亲平日里侍弄完屋檐外廊墙角的几丘菜地,余下来的时间,还是喜欢一个人拄着那支老式的单管猎枪上山转悠。只是年岁大后,从前健步杠在肩上的猎枪,如今经他拄在脚下,成了一支看起来很滑稽的拐棍。而他总是习惯说:“转转吧,习惯了咱湖村的山,转转也好。”特别是雪落的冬季,父亲每隔两日,必定在清早进山一趟。
  就是这样的一个冬季,父亲遇上了那个人。
  那个人,父亲时常在我们湖村周边碰到。笼着雾罩泊着小筏的湖边,袅袅升腾着炊烟的早晨,更多的时候,父亲会在密匝匝被夕阳涂得金灿灿的林子里遇到他,那些橡树,槲树,青杉,松柏什么的,平日里庄户人家司空见惯的树们,在那个人眼里像似镀过金的宝贝。有时他弓着腰,有时会曲膝半蹲着地,伴随着那个人手中的玩意儿“咔嚓”“咔嚓”的灯光闪过,有时还会哗啦啦一下跪在地下,样子庄严肃穆,像似要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庆礼。再看那个人时,父亲就常常忍不着多瞅几眼,更多时会瞅他背上封得严严实实的洋玩意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