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ppt364
- 资源简介:
共42张。有教学设计及导学案,约7450个字。
2016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春》教案
课题 春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酝酿、应和、抖擞、黄晕”等词语的读音及书写。
3、初步了解写景抒情的散文特点及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并理清课文思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重点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熟练朗读及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由对春天的热爱延伸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难点 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方法。
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读诗歌: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晚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诗。全诗用拟人的手法写成,通过草、树“知春”“斗芳菲”写出的春天花草树木争奇斗艳的奇异景象,给我们展现出了晚春满眼的风采。寥寥几笔,却给人无限的春光和欣欣向荣的生机。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换一个角度去看看春,我们又能看到些什么呢? 可做笔记。
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及诗中的景物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知识积累
文体知识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一般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现代散文的分类:散文具有记事、说理、抒情和写景的功能,与此相应,散文也就可以分为叙事性散文、论理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写景散文。
现代散文的特点:①较强的纪实性。②取材的广泛性。③形式的灵活性。④诗意的浓郁性。⑤语言的生动性。⑥篇幅的精悍性。总之,现代散文最后必须达到形散神聚的特点。
写景散文:写景散文是指以景物描绘为主要写作对象的散文。写景散文并非是只描绘景物,而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情感,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其写法是: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这样写的作用不仅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学生做笔记。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知识。
积累关于写景散文的相关知识。
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你我》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学生做笔记。 督促学生积累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