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2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打包20套)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0201708090122.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1201708090123.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201708090121.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2201708090124.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3201708090125.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4201708090126.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5201708090127.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6201708090128.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7201708090129.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8201708090130.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19201708090131.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20201708090133.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2201708090132.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3201708090134.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4201708090135.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5201708090136.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6201708090137.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7201708090138.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8201708090139.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化学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9201708090140.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一)
化 学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 Fe—56 Cu—64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Ox、CO2、PM2.5颗粒都会导致酸雨
B. 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 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
B.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O••••••H
C. 质子数53,中子数78的碘原子:131 53I
D.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c(H+)=1.0 mol•L-1的溶液中:Na+、SO2-3、S2-、SO2-4
B. 常温下,c(H+)/c(OH-)=1×10-10的溶液中:Ca2+、Mg2+、HCO-3、I-
C. 由水电离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Ba2+、K+、Cl-、NO-3
D.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Fe2+、K+、NO-3、SO2-4
4.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盐析可提纯蛋白质但并不能保持其生理活性
B. Al(OH)3受热分解生成H2O并吸收大量的热量,可用作阻燃剂
C. BaCO3、BaSO4都难溶于水,均可用作钡餐
D.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5.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
B. 装置乙: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
C. 装置丙: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 装置丁: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6.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B. 12 g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甲苯中含C—H数目为8NA
D. 0.1 mol Fe与0.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u溶于稀硝酸HNO3:Cu+2H++NO-3===Cu2++NO2↑+H2O
B. 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CO2-3+2H+===CO2↑+H2O
C. 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沉淀:Ag++2NH3•H2O===[Ag(NH3)2]++2H2O
D.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AlO-2+2H2O===Al(OH)3↓+HCO-3
8.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
物质编号 物质转化关系 a b c d
①
NO NO2 N2 HNO3
② Na2O Na2O2 Na NaOH
③ FeCl2 FeCl3 Fe CuCl2
④ Al2O3 NaAlO2 Al Al(OH)3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9. 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Z的核电荷数是Y的2倍,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Z>W>R
B. 对应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W
C. W与X、W与Z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
10. 有一种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丙烷气体为燃料,每填充一次燃料,大约可连续24小时输出50 W的电力。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丙烷的电极为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3H8-20e-+10O2-===3CO2+4H2O
B. 该电池的总反应是C3H8+5O2===3CO2+4H2O
C. 电路中每流过5 mol电子,标准状况下约有5.6 L丙烷被完全氧化
D. 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用蒸馏水不断稀释醋酸,溶液中c(CH3COO-)/c(CH3COOH)的值变大
B. 2NO(g)+2CO(g) 2CO2(g)+N2(g)的Δ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二)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 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等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 推广燃煤发电,停建核电站,避免核泄漏事故的危害
C. 加强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的富营养化
D. 实施化石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 下列有关氧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8 8O
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水分子的电子式:H+[••O••••••]2-H+
D. 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HCOOC2H5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故互为同分异构体
C.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点石成金”,即可将黏土转化成金单质
D. 等质量的铝粉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消耗更多的NaOH
途径a:Al――→O2点燃Al2O3――→NaOH溶液NaAlO2;途径b:Al――→NaOH溶液NaAlO2
4. Mg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MgO和Mg2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粒的半径:Si>Mg
B. 氧元素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C. Mg的还原性强于Si
D.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镁元素被氧化
5.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X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X、Y、Z、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和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 简单离子半径:W2->Y2->Z2+
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 WY2、ZY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a+、NH+4、AlO-2、CO2-3
B. 8% H2O2溶液:H+、Fe2+、SO2-4、Cl-
C. 含有Fe3+的溶液:Na+、Al3+、Cl-、SCN-
D. Kw/c(H+)=0.1 mol•L-1的溶液:Na+、K+、CO2-3、ClO-
7.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稀盐酸配制FeCl3溶液
B. 称取4.0 g NaOH,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
C. 利用图1装置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D. 如图2所示,关闭弹簧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8.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盐酸FeCl3――→FeFeCl2
B. Al(OH)3――→盐酸AlCl3(aq)――→蒸发无水AlCl3
C. NH4Cl(s)――→Ca(OH)2(s)△NH3――→MgCl2(aq)Mg(OH)2
D. C6H5ONa――→盐酸C6H5OH――→Na2CO3(aq)CO2
9.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氨水吸收少量的CO2气体:NH3•H2O+ CO2===NH+4+HCO-3
B. Na2SO3溶液中SO2-3的水解:SO2-3+ 2H2O===H2SO3+2OH-
C. KClO3溶液与浓盐酸反应:ClO-3+5Cl-+6H+===3Cl2↑+3H2O
D. (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反应:Fe2++2OH-===Fe(OH)2↓
10. 一种石墨烯锂硫电池(2Li+S8===Li2S8)工作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三)
化 学
2016.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K—39 Mn—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做法与“保护环境”国策不符合的是( )
A. 提高臭氧浓度以改善空气质量
B. 提升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
C. 研发太阳能汽车代替燃油汽车
D. 开发不含氮、磷的洗涤清洁剂
2. 下列有关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16、中子数为17的硫原子:1716S
B. 硫离子(S2-)的结构示意图:
C. 二硫化碳分子的结构式:
D. 硫化氢分子的电子式:H+[••S••••••]2-H+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3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 现代“点石成金”术石墨变成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1 mol氧气转移4 mol电子
D. 工业上冶炼铝时加入冰晶石的作用是降低氧化铝的熔融温度
4. 利用铝热反应可以焊接钢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氧化铝中铝元素微粒的半径r(Al3+)<r(Al)
B. 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的方法提取镁
C. 在铝热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D. 在铝热反应中铁的还原性强于铝的还原性
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单质可在自然界中形成最硬的矿石,Y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Z元素的氧化物可做耐高温材料且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难溶于水的碱性物质,W与X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X=W<Y<Z
B.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r(W)>r(X)>r(Y)>r(Z)
C. 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D. 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Y、X、W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0.01 mol•L-1Ba(OH)2溶液中:Na+、NH+4、NO-3、HCO-3
B.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Mg2+、Fe2+、NO-3、Cl-
C. 含有苯酚的溶液中:K+、Cl-、Br-、Fe3+
D. 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K+、Na+、I-、SO2-4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装置甲组装铜锌原电池
B. 用装置乙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C. 配制1 L 0.010 mol•L-1的纯碱溶液时用精度为0.1 g的天平称取1.06 gNa2CO3
D. 中和滴定时,锥形瓶用蒸馏水清洗2次后不烘干就盛放一定量的待测稀盐酸
8.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纯碱溶液溶解苯酚:CO2-3+C6H5OH―→C6H5O-+HCO-3
B. 用强碱溶液吸收工业制取硝酸尾气:NO+NO2+2OH-===2NO-3+H2O
C. 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MnO2+4HCl(浓)=====△Mn2++2Cl-+Cl2↑+2H2O
D.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9. 铅蓄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电极材料是Pb和PbO2,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现用铅蓄电池电解硫酸钠稀溶液一段时间后,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蓄电池放电时,每消耗0.1 mol PbO2,则共生成0.1 mol PbSO4
B. 电解硫酸钠溶液时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C. 电解一段时间后若硫酸钠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则c(Na2SO4)不变
D. 蓄电池放电一段时间后其电解液中H2SO4的浓度、密度都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