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2015级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地理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生物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数学(理)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数学(文)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物理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英语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一)政治试题.doc
高2015级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虽非最早,却是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中包含着开明与革新的思想。
开明的核心有四点。一是民为贵,如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二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如班彪所说的“从谏如顺流”,这是明君的必要条件,也是治国的要求。三是举贤授能,《礼记》说:“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这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四是以法为准,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法治思想。中国人往往将“盛世”与“开明”联系起来,称之为“开明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这些盛世都是比较开明的。以唐为例,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玄宗任命姚崇为相,姚崇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事”,玄宗从谏如流,取得很好的效果;宋璟继姚崇之后贯彻姚崇的政策。宋代的政治设计也有一定的开明性,宋代健全了一整套文官制度,皇帝和大臣、中央和地方、行政和监察,既相配合也相制约。宋仁宗表示,处理天下事不专由自己一个人决定,这便是一种相对开明的态度。
中华文明中还包含着变易革新的思想,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诗经》赞美周文王的话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便是对“维新”的赞美。《周易》中“日新之谓盛徳,生生之谓易”,指出了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周易》又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从穷到通的关键。其实,《周易》的这个“易”字,就是变易的意思。关于中国哲学中的变易思想,张岱年先生举了孔子、老子、庄子、张载、二程、王夫之等系列哲学家的言论,总结说:“中国哲学承认变是宇宙中之一根本事实,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这种变易的思想,常常被用作变法的依据。中华文明历史中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长足发展。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促成了新型士人的成长;从里坊制到街巷制,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古体诗到近体诗,再到词和曲;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学的突飞猛进。
中华文明中也包含着因循守旧的因素,所谓“祖宗之法具在,务行故事,慎所变改”,诸如此类。回顾历史,凡是革新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文明就得以健康发展;凡是因循守旧的势力占据上风的时候,文明的发展便受到阻碍。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开明,唯开明才能广得人心,唯开明才能云蒸霞蔚;革新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不断前进,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节选自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1.下列关于中华文明的“开明”,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的“民为贵”思想、班彪的广开言路论都提出了明君的首要条件是有开明思想。
B.《礼记》说的举贤授能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唐太宗据此提出了最早的法治思想。
C.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公认的因比较开明而闻名的盛世。
D.皇帝和大臣、中央和地方、行政和监察既配合又制约,证明宋代政治是非常开明的。
2.对中华文明的变易思想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包含着变易的思想,《诗经》中有赞美周文王、实质上赞美“维新”的话语。
B.《周易》的“易”就是变易的意思,《周易》指出,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C.孔子、老子、庄子、张载、二程、王夫之等哲学家的观点都含有中国哲学的变易思想。
D.变易的思想历来被用作为变法的依据,中华文明历史中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中有开明与革新思想,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B.我国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巩固,新型士人的成长,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变革带来的文明发展成果。
C.唐太宗与唐玄宗分别任命开明的姚崇、宋璟为相,从谏如流,重视民本,取得很好的政治效果。
D.革新的力量与因循守旧的势力的并列存在,使得中华文明有时健康发展,有时受到很大的阻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神仙枪
江岸
老肖下山的时候,远远看见老曹,转身就往旁边树林里钻去。“老肖,你给我站住!”老曹大喝一声。老肖假装没听见,钻进林子里不见了。
“老东西,叫你装佯!”老曹没好气地骂着,转身攀上了一条羊肠小道。这条道崎岖难行,但可以比老肖早点下山。自从老曹当上了黄泥湾村护林员,带领乡林管站的同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