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br>
第I卷<br>
一、(14分.每小题2分)<br>
1.下列加点词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br>
A.踟(chí)蹰 佝(gōu)偻 寥(liáo)廓 绿水 谣诼 陨落 洵美<br>
B.粗糙(cào) 呻吟(yín) 勇剽(piāo) 訇然 迁摘 阑干 凝噎<br>
C.机杼(zhù) 愆(yǎn)期 汤汤(shāng) 怀忿 伶聘 连翩 容与<br>
D.夙(sù)兴 侘傺(jì) 方枘(ruì) 纶巾 飘零 重迭 嘉宾<br>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r>
A.你们几位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加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干一番大事业。<br>
B.评论一篇作品总是着眼于思想性、政治性,本也无懈可击,但如果认为文章的艺术特色、语言运用技巧全然无足轻重,不值一提,这就不对了。<br>
C.为什么国有企业难以遏制管理层对国有资产的巧取豪夺?关键在于经营者缺乏制度约束。<br>
D.我们这些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正处于豆蔻年华,自然应该珍惜时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br>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br>
A.所谓情商是一种稳定存在的品质、情绪和人格素质。<br>
B.“诗眼”就是一首诗中主旨的关键词和关键句。<br>
C.两个公司的员工集体参加了抗击“非典”誓师大会<br>
D.近几年来,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炒作,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使他们离观众越来越远。<br>
4.对下面两首诗的表述,全都错误的一组是<br>
近试上张水郎 酬朱庆余<br>
朱庆余 张籍<br>
洞房昨夜停红烛, 越女新妆出镜心,<br>
待晓堂前拜舅姑。 自知明艳更沉吟。<br>
妆罢低眉问夫婿: 齐纨未是时人贵,<br>
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曲菱歌敌万金。<br>
①朱庆余借鉴楚辞“两性喻”的笔法,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br>
②朱庆余表达了自己考前紧张不安的心情,征询张籍的意见,张籍委婉地告诫他,考试时要注意作品的朴素与清新。<br>
③张籍把朱庆余比作一位相貌美丽、歌声又动听的采菱姑娘,赞许他才华出众,暗示其不必为考试担心。<br>
④张籍暗示时人注意门第,激励朱庆余即使考试失利也不必气馁。<br>
⑤这两首近体诗刻画了人物形象,并有一定的情节,应视为叙事诗。<br>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br>
5.对明代杨慎《临江仙》词的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r>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br>
A.这首词上阕热烈赞扬了历代英雄,歌颂他们的业绩如夕阳之壮美,如青山之长存;下阕写渔樵者于良辰美景缅怀英雄。<br>
B.渔樵是历史的评说者,但他冷眼旁观,过于消沉、虚空。<br>
C.这首词的“诗眼”在于一个“空”字,几多惋惜,几多悲哀,尽归其中。<br>
D.这首词的主题和格调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完全相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