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ppt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课件 / 选修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5.0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6/18 21:44: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122张,文字约31820字。

  课外自读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的离别之意。
  2.艺术特色
  (1)动静结合,画面有立体感
  从描写的景物看,有动态,有静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远,浦树渺茫,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2)情景交融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周炉诗话》)。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牵动着诗人的情思。
  【随堂练笔】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解析】 这首诗前文写离别之情十分含蓄,将离愁别绪寓于景中,但在尾联中诗人的离别愁绪喷涌而出,改“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直抒胸臆”。C项的赏析中却说这首诗“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显然不太恰当。
  【答案】 C
  2.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黯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
  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