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之议论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24 7:06: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790个字。


  【真题呈现】
  【2016年中考福建莆田卷】阅读下文,完成7-8题。(8分)
  我们为什么喜欢猴
  王逸之
  猴年以来,有关猴的新闻层出不穷,让我们看到了猴的高人气。早在去年暑期,动画片《大圣归来》就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录;新发行的第四轮猴年邮票,大版的价格从38.4元暴涨到了1100元,升值近28倍;春晚的猴年吉祥物图案,引发全民讨论的热潮;猴年甚至刺激了人们的生育愿望,有媒体预计2016年“猴宝宝”将扎堆出生。
  为什么我们喜爱猴呢?论造型可爱,羊和兔也不差;论机灵乖巧,鼠和狗也够格;论神通广大,更比不上呼风唤雨的龙。有意思的是,我们喜爱猴,却没有制造什么有关它的褒义成语。“沐猴而冠”“心猿意马”都不是什么好词。然而,相比较“蛇蝎心肠”“过街老鼠”,猴的形象并不差。这么一个既不太好也不太坏的形象,凭什么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细想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猴像人,有“人性”,我们在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像《庄子•齐物论》中所言,狙公喂猴,“朝三暮四”则猴怒,“朝四暮三”则猴喜,所得不多不少,却引发了喜怒变幻,说的不正是芸芸众生的模样?退一步,就是“食色,性也”的动物;进一步,也可以是脱胎换骨的人。
  再以猴形象的集大成者《西游记》为例,孙悟空调皮、古怪、爱捉弄人、向往自由、蔑视规矩,这些特征,使他谈不上完美,却很接近一个真实复杂、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而悟空后来皈依佛门,追随玄奘普度众生的理想,历经磨难,成为盖世英雄,这恰恰也像是人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的艰苦跋涉。有不足也有追求,既滑稽又伟大,悟空是这样,人不是也很类似?
  再看《西游记》的其他形象,比如玄奘正经得不近人情,八戒懒惰得让人厌烦,沙僧木讷得呆头呆脑,唯独孙悟空却正直中不乏灵气,聪慧里透着狡猾,而且绝不言败、一往无前,这种复杂而饱满的个性,使它成为了几百年来最脍炙人口的动物形象了。
  想想我们的图书、电影、游戏、动画片,有多少是关于猴的,尤其是孙悟空,衍生出了多少丰富的解读与阐释。猴的形象具有广阔的延展性,可以寄托丰富无限的诠释意义。十二生肖里,怕是没有哪一个形象的文化衍生创作可以和猴相比了。想想那么多被我们所铭记的文化形象,恰恰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真实丰富。
  作为生肖形象的猴,在个性中包含了丰富的多面性,也具备向善、升华的可塑性。由此而创作出的艺术形象,老百姓往往喜闻乐见。譬如古代画像中以猴子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民间传说中也有“水中捞月”的猴子,以及当代韩美林画的“水墨猴”等。唯有在与人的相似中显出其可爱,才会让读者、观众与之心生亲近,产生共鸣。
  (选自2016年3月19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第四轮猴年邮票价格暴涨,让人们看到了猴的高人气。
  B.孙悟空形象虽不完美,却成为了几百年来最脍炙人口的动物形象。
  C.人们喜爱猴,因此也制造了许多有关它的褒义成语。
  D.十二生肖里,猴形象的文化衍生创作最丰富。
  8.我们为什么喜欢猴?请根据文意回答。(6分)
  【答案】
  7.C
  8.①猴像人,有“人性”,我们在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②猴的形象有广阅的延展性.可以寄托丰富无限的诠释意义。③作为生肖形象的猴,在个性中包含了丰畜的多面性,也其备向善、升华的可塑性。
  【解析】
  7.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根据问题“我们为什么喜欢猴?”梳理文章内容,找到相关的文字描述,从猴的形象、猴的形象所蕴含的意义、生肖形象与百姓生活的关系等方面来一一概括。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
  【考点1】:归纳论点
  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2.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3.怎样从文章中找出中心论点?
  (1)论点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2)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文章在第一段提出论点;有的文章在篇末才出现论点;也有部分文章论点不集中,需读者概括。
  (3)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4.论点与论题(议论的话题,它并不包含作者的看法)的区别:论题存在于论点中,一般出现在文章的题目或开头。
  【考点2】:议论文的分类和结构形式
  (1)从论证方式看: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立论:就某一现象或问题,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驳论:就某一现象或问题,批驳对方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发表自己的观点。
  驳论有三种方法,即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③反驳论证。
  (2)议论文三要素:①论点、②论据、③论证。
  A:逐层深入论述结构,简称“纵式”。B:并列展开论述结构,简称“横式”。
  这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注意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加以判断。
  例题: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引出论点。
  (3)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
  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统计数字,d.亲身经历、感受。  
  ②理论的材料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4)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格式: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