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全科试卷(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doc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doc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试卷.doc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物理试卷.doc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英语试卷.doc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doc
重庆市育才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doc
重庆育才中学初2017届初三(下)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漫长而沉闷的夏日,在地上或者爬到树上去寻蝉蜕(tuì),是我单调的童年里最为有趣的记忆。
B.春天里每一朵春意盎然的小花,都是经过了长久的酝酿(liàng)之后才最终灿然绽放。
C.这千万朵海棠,贮(zhù)蓄了一冬的期盼,不就是为了与春天履行这一世的约定吗?
D.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生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mò)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赡养 船蓬 苦心孤诣 一泻千里
B.羁绊 愧怍 因地置宜 俯仰生姿
C.独裁 笑柄 尽态极妍 触目伤怀
D.凫水 诀别 本色当行 味同嚼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从唐诗到楚辞再到“新古典主义”,真可谓孜孜不倦。
B.做大事者当有决断,切不可前瞻后顾,否则容易错失良机。
C.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艰深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一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D.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往往高扬英雄主义的浪漫气息,孤胆英雄深入险境却总能绝处逢生。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们看她忽而_________,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_________,表现出无限的喜乐;忽而_________,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A.双眉颦蹙 侧身垂睫 笑颊粲然
B.侧身垂睫 笑颊粲然 双眉颦蹙
C.侧身垂睫 双眉颦蹙 笑颊粲然
D.双眉颦蹙 笑颊粲然 侧身垂睫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自己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深情回顾了鲁迅童年无忧而快乐的时光,读来倍感温暖。
C.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塑造了一个不完美的甚至有点平庸的父亲形象,然而正因为其不完美而平庸,反而更具真实感人的力量。
D.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里的主人公,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6.仿照下面划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修辞一致,语意连贯。(4分)
自然万物,因相依而多情。辽阔的夜空因星星的闪烁而有了慰藉,沉默的礁石因浪花的嬉戏而不感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物主一定是多情的,不然为什么我们总能因它创造的自然万物而感动不已?
7.综合性学习。(11)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4年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2016年春节期间,一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走红,用全新的视角和方式,掀起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实践。此前,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材料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融入民族血脉,历经岁月仍散发光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说,今天我们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唤醒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瞩望文化复兴。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说,曾有一段时间,因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文化本身关注不够,出现过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甚至有过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思想。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勃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1)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传统文化”热掀起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