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一阶段考试高2018级(二下)全科试卷(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16 12:44: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doc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doc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doc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doc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doc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doc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doc
  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一阶段考试
  高2018级(二下)语文试卷
  第 Ⅰ 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以后,经学的统治动摇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摆脱了经学的束缚,其文学特点才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深入探讨诗歌创作本身的规律。诗是言志的、缘情的,如何将情志用语言完美表达出来,是诗歌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特别是“言不及意”论说出了诗人们在创作中深切体验过的一种苦恼,自然容易被诗人接受。诗歌批评家结合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特点来论述言意的关系,他们所说的意,已不仅指思想、概念、鉴识等逻辑思维,更多的是指印象、想象、情调等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这些更难用言辞完全地表达出来。语言的力量难以估量,但同人类丰富的情感、心理相比,又是苍白无力的。诗歌创作欲求达意,最好的方法是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去咀嚼、体味那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情思和意趣,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读者的联想千差万别,不一定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只要总的趋向一致,不但不会曲解原意,反而能使诗的意味更浓郁。
  晋陆机在《文斌》中提出言与意的关系:“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深入阐述了创作活动中言意关系:“方其搦瀚,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半折心始”是说有一半的意不能表达。这段话说明了言意的区别,以及创作过程中言辞不能完全达意的困惑和缺憾。
  言和意的关系,既有吻合的时候,也有乖离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思表纤旨”“文外曲致”,就更不容易诉诸语言了。唐代诗歌理论家司空图提出的“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些不可能由诗人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只能借助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让读者自己求得它们,这样,它们就显得更生动、更活泼。司空图把这种境界称之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宋代梅圣俞从读者的角度评论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认为诗歌应该在有限的篇幅内给读者以不尽之意,这阐述了言意之间尽与不尽的关系。
  言意关系是古代诗歌理论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注重言外之意,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共同的特点。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含的意味,它们给予读者的启发却是无尽的。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既是有尽,又是无穷,使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最广阔的想象余地。
  (摘编自袁行霈《言与意》)
  1.下列关于诗歌中“言”与“意”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的意既包括逻辑思维,又包含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丰富而复杂,这都难以用言辞完全表达出来。
  B、诗歌想要达意,需要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诉诸言内,寄诸言外,达到以有尽之言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
  C.诗歌中言与意的关系,常常让诗人感到困惑,言不及意的诗歌理论说出了诗人们在创作中深切体验过的苦恼。
  D.诗歌中言与意的关系,有吻合的时候,也有背离的时候,如“思表纤旨”“文外曲致”,就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歌摆脱经学的束缚,文学特点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深入探讨诗歌创作本身的规律,这些是在经学统治动摇了的魏晋之后。
  B.陆机提出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刘勰所说的“暨乎篇成,半折心始”,都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言不尽意的问题。
  C.诗人大多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谈论言不及意的苦恼,而宋代梅圣俞则站在诗歌欣赏者的角度谈及言与意尽与不尽的关系。
  D.言意之间尽与不尽的理论,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很大,因此,历代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争论不一,各执一词。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可见,在审美情趣和美学理念方面中国古代艺术的各个门类是相通的。
  B.运用联想欣赏诗歌只要总的趋向一致,就不会曲解诗人的原意,而读者千差万别的联想、感受则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用思想“照亮”人生
  ——心地光明的当代君子叶朗
  孙焘
  74岁的叶朗先生还在给学生上课。他对学生的研究写作有一个“慢—快—慢”建议。他说,选一个有新意、有价值而且自己能掌握得住的题目是比较难的,所以选题的过程要慢,要十分慎重。一旦确定了选题,就要立即上马,进入写作状态,不要拖延。大致成形之后,就可以在从容的心态中开始精细打磨、修改,力求达到本人现有水平的最高限度。其实,“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