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初三一模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
- 资源简介:
约10900个字。
2017年北京初三一模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
东城一模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2017年的春天已如期而至,新的一年是农历丁酉年。在中华文化中,鸡是“德禽”,是“知时鸟”,谐音为“吉”。晋人王嘉《拾遗记》提及,早在帝尧时代,百姓就有每年正月初一在门、窗上画公鸡图形以镇宅驱灾的做法,可见,民间张贴大公鸡年画或大公鸡剪纸的习俗,__________(渊源)远流长,年深日久。凤凰就是先祖根据公鸡的美貌__________(遐暇)思出来的瑞鸟。鸡还常常出现在案几的墨色里,随着诗人的志趣抒发多种意趣。李贺“雄鸡一声天下白”的经典诗句,不知承载了多少往事,多少意趣!“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借鸡抒发青云之志;______________;“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借鸡勉励青少年勤学向上。
(1)文段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渊远流长案几(jǐ)“及”的第一笔是
B.源远流长案几(jī)“及”的第一笔是丿
C.遐思承载(zǎi)“及”的第一笔是
D.暇思承载(zài)“及”的第一笔是丿
(2)古诗词中鸡的意象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文化精神。请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句子,使其与上下文衔接顺畅。(本试卷中所有已出现的诗句除外)(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酉年正月初一,恰逢小明的爷爷六十大寿。小明要送给爷爷一副寿联,下面最适合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2分)(只填序号)
2.2016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两位戏剧家,校文学社搜集了一段资料,准备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请你阅读下列资料,完成(1)—(3)题。(共6分)
【资料】
①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法国,各有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中西方的艺术殿堂被震撼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两位艺术巨擘虽非同年而生,却是同年而逝。这是巧合,也是一种艺术奇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各自秉承了中西方文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盛而衰的人生际遇,使汤显祖用戏剧的形式描绘出人鬼通情的艺术世界;而由衰而盛的人生际遇,使莎士比亚阅尽世态炎凉,他的戏剧逼真地映现出惊世骇俗的现实世界。
②汤显祖剧本中纯口语式的道白与高度格律化的曲词交相呼应,精妙到难以言喻。莎士比亚剧本中的道白则多以素体诗①形式呈现,其剧本往往由长达二三千行的诗行构成,这对剧本写作者是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难怪莎士比亚只好多采用素体诗形式,而非行行押韵了。
【注释】①素体诗: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诗不拘行数,不押韵。
(1)第①段中,文学常识和句子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2分)
文学常识:_____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填入第①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汤显祖重在写真莎士比亚重在写情
B.莎士比亚重在写真汤显祖重在写情
C.汤显祖重在写情莎士比亚重在写真
D.莎士比亚重在写情汤显祖重在写真
(3)请根据上面的资料或你的阅读积累,用“不但……,而且……”的句式,对汤显祖或莎士比亚进行点评,然后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2分)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城一模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举办了以“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为主题的校园戏剧节。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戏剧节中,老师让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介绍某一方面的戏剧知识。下面是一位同学为介绍中国传统戏曲而准备的材料。请你帮他完善材料。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一幕幕戏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表达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悲欢离和悲欢离合)。
在我国,戏剧多称为戏曲,具有丰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中国戏曲是世界戏剧百花园中瑰丽的奇葩。它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艺术于一炉,是一种独树一帜的戏剧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