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10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案.docx
课件.ppt
课件共22张,教案约3870字。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②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主要内容;
③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阅读和分析《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⑤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系列情景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和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分组讨论作答,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教学,让学生感受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不懈的创造精神。逐步树立起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发展概貌难点: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信仰
教学过程:
导入:人的生活从本质上说是一条路,一条追求生活幸福的路。人类从蛮荒时代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科技发达,每一次发展,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对生活幸福的追求,蕴含了对幸福之路的探索。“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古罗马•西塞罗)人类最高尚最有价值的准则,莫过于为普罗大众谋福祉,而社会主义恰是一条旨为人民生活美好的幸福路。(这条路,有歧路、有正道,可能会山重水复,更要上下求索,方会柳暗花明,成为康庄大道:《社会主义500年》)
鲁迅:希望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开创)
米兰:昆德拉:道路在雾中(探索);
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坚持中国特色)。
概念: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剩余价值论为科学依据,论述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教学提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P84)
主要代表人物: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严复《天演论》“如是之国,古今之世所未有也”。法: 圣西门傅立叶(法郎吉) 英:欧文(和谐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