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ppt2
- 资源简介: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教案.docx
课件.ppt
课件共30张,教案约4920字。
第24课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
了解和识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史实,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同时,结合导学自主的课程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欧共体的形成。要注意运用大量图片和材料创设情境,从分析欧洲联合的原因及影响着手,让学生全面认识欧共体。并和下节课内容欧盟有机联系。
教学重点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要注意运用材料解析法帮助学生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并让学生合作探究:日本崛起的原因里有没有值得中国借鉴的因素。
教学重点三: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影响。要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并通过材料重点分析不结盟运动的影响,让学生意识到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是振兴第三世界国家自身实力的必由之路。
教学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两极格局下美苏实力的衰落,西欧、日本、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的崛起,都说明新兴力量对原有的两极格局构成巨大冲击,在彼此实力的消长之中,多极化趋势得以出现。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展示一段材料: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7月在堪萨斯城讲话
提出问题:材料中的“两个超级大国”分别指哪个国家?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什么?哪些国家在挑战当时的政治格局?
用问题导入的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后作答。(两个超级大国分别指美国和苏联;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两极格局;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在挑战两极格局)
最后总结:新兴政治力量的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使国际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展示本节课课题,导入新课。
【讲授】讲授新课
展示本节课的课题以及内容标准,学生齐声朗读。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整体把握。
师:下面我们就一一来认识一下这些新兴的政治力量。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师:欧洲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战争,从反法同盟的一系列战争到普法战争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国家与国家之间积怨很深。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为什么会放下恩怨,携手共进呢?
1.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