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50个字。
虚 词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中学部)李忠明
常用
虚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
语的词或作用例 句
之代
词1、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他(们)、她(们)、它(们)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2、也有代第一人称的。我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件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助
词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3、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爱莲说》)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
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