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2018届第二次月考全科试卷(9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4/7 12:45: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doc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doc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doc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doc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doc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2018届第二次月考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试卷编制:王晓娟      试卷审核:陈吉永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汇入了人们审美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文化历史悠久,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桃花文化还具有普遍性,举凡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桃花总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民俗中的“踏青”,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至于与桃树、桃实相关的文化事象,几乎无所不在:“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春日桃符、“桃李满天下”……桃花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人类诞生于大自然,与大自然永远有一根剪不断的脐带。
  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
  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中国的文人,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要准备在理想之梦被击碎时“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的休憩与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中国一些文人并非不知道桃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子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求宇宙、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维模式。
  (选自《中国的桃花文化》)
  1.下列不属于“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的一项是(3分)
  A.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B.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这样说来,表现生命的本质力量和情感意识就应该细致描写桃花。C.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
  D.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
  2. 对文中提到的“儒与庄禅互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既积极参与“治国”,于不得已时又寻求解脱。
  B.“治国”时也寻求“逍遥”,失意时也苦苦追求。
  C.“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D.“经世致用”的理想与“超凡脱俗”的矛盾统一。
  3.对本文第二段“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文化代代沿袭。从先秦到今天,以至将来,绵延不断。
  B.研究桃花文化,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国诗歌发展的线索。
  C.桃花文化将贯穿于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现代诗。
  D.桃花文化从《诗经》的“十五国”,逐渐遍布于赤县神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50小时虎口拔牙通管道
  ——贵州“11•26”事故抢险救援  
  11月26日22时许,在建的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大猫坡特大桥12#桥墩的塔吊轰然倒塌,从高空坠落的塔吊配重石如炮弹般重重击向西南成品油管道,躁动的汽油从管道破损处喷涌而出,瞬间形成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流淌渗油区。
  22时30分开始,武警、消防、公安和当地干部群众上千人的救援队伍陆续赶到现场。挥发的汽油蒸汽刺激着每个人的鼻孔,油汽在周边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了2%—7%,“只要一丁点火花就会发生闪燃爆炸。”
  泄漏点北边不足30米处,是我国西南铁路大动脉——沪昆铁路。消防战士张郭涛和战友们立即设置警戒线,禁绝一切火源。
  11月27日零时17分,停止沪昆铁路列车通行,中断接触网电力供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