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3月阶段性检测高二全科试题(7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3月阶段性检测
高二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作剂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
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D.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
3.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
B.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
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D.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B.将石蜡油(液态烷烃混合物)加强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都是烷烃
C.甲苯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乙醇能够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molCH3CH2OH和2molCO2
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C.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盐)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
6.可用来鉴别己烯、四氯化碳、甲苯的方法是
A.酸性高锰酸钾 B.溴水 C.液溴 D.硝化反应
7.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苯的硝化反应
B.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
C.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蔗糖与稀硫酸共热
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己烷
……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3月阶段性检测
高二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 “迎接G20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倡导全省公民践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带宾客”的文明风尚。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环化境和各种形式文化活动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③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优秀文化能够决定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回答2~3题。
2.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
①表明我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示世界文化包容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
①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法国巴黎福建文化年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本次文化年通过一系列的戏曲表演、漆艺展览等形式宣传推介福建的文化,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寿山石雕精品吸引了众多法国参观者。让法国乃至欧洲民众进一步了解和感知中国文化。开展本次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法文化交流 ②增强法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钱钟书(1910-1998年)先生所著《管锥编》一书,近130万字,考证和诠释《周易》、《左传》、《史记》、《老子》等古代典籍,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涉猎英、法、德、拉丁、意大利、西班牙等外文书籍二千余种。其中议论,兼及文、史、哲、社会、政治、心理、语言、考古、民俗等十余门学科。由上可见《管锥编》
①可对读者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有所启示 ②是厚古非今、中西合璧、打通文史的杰作
③是汲取多国家多民族文化成果的学术著作 ④开启了扬弃和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6.“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歌曲《六尺巷》亮相2016猴年央视春晚,受到观众好评,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和探访热潮。这反映了
①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守望 ②传统美德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③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新 ④人们的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下列事例能印证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