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1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6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3/24 12:05: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1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4 离子反应-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5 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6 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7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9 电解质溶液-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0 反应热与盖斯定律-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1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2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3 化学实验基础-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4 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与检验-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5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6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7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推断-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7年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Word版含解析.doc
  1. “边缘科学”说明学科间具有相互联系。目前科学研究中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研究领域仍有所不同。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MERS病毒疫苗的研制
  B.朝鲜的原子弹爆炸实验
  C.近期出现雾霾的原因探究
  D.马鞍山钢铁厂冶炼特种钢
  答案:B
  2.科学家观测到固体催化剂表面“抓取”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原子配对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的过程。下列关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与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C.CO2是弱电解质
  D.大量CO2的排放可导致酸雨的形成
  解析:CO是不成盐氧化物,CO2为酸性氧化物,选项A不正确;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选项B正确;CO2是非电解质,选项C不正确;大量SO2的排放可导致酸雨的形成,CO2对环境的影响是温室效应,选项D不正确。
  答案: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厨房中用的食盐、食醋都是电解质
  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
  C.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石油的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取Na、Mg、Al三种金属
  解析:厨房中用的食盐、食醋都是混合物,A错误;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B正确;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C错误;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故工业制取金属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D错误。
  答案:B
  4.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两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化合物
  B.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C.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反应的氧化物一定为两性氧化物
  D.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答案:A
  5.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CO2,SO2,SiO2,Cl2O7
  B.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
  C.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石墨,金刚石
  D.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
  解析: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
  答案:B
  6.解释下列过程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6NA
  B.用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N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气体11.2 L
  C.0.25 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5NA
  D.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
  答案:A
  2.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于足量盐酸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解析:A.1 mol普通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8NA,1 mol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10NA,所以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不相等,错误;B.乙烯、丙烯都属于烯烃,分子式符合CnH2n,最简式是CH2,所以若二者的质量相等,含最简式的个数相等,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也相等,正确;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NO分子数相同,但是由于每个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不相同,所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D.盐酸与Fe反应时生成的是FeCl2,与Al发生反应生成AlCl3,故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错误。
  答案:B
  3.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
  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
  D.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
  答案:D
  4.某溶液中(假定不考虑水解因素)仅含有K+、Mg2+、SO2-4、NO-3四种离子,其中K+与Mg2+的个数之比为4∶5,则NO-3与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不是(  )
  A.8∶3      B.3∶2
  C.2∶3  D.1∶3
  解析:假设钾离子为4摩尔,则镁离子为5摩尔,硝酸根离子为x mol,硫酸根离子为y mol,根据电子守恒分析,4+5×2=x+2y即x+2y=14。当x=8时,y=3,故A正确;若x=6时,则y=4,故B正确;若x=2时,则y=6,C项错误,D正确故选C。
  答案:C
  5.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b-aV mol/L  B.2b-aV mol/L
  C.2(b-a)V mol/L  D.2(2b-a)V mol/L
  解析:注意混合液分成两等份,由Mg2++2OH-===Mg(OH)2↓、Ba2++SO2-4===BaSO4↓可知原溶液中n(Mg2+)=2a2 mol=a mol、n(SO2-4)=2b mol,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n(K+)=2n(SO2-4)-2n(Mg2+)=2(2b-a) mol。
  答案:D
  6.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
  1.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 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C.每生成1 mol Cu2S,有4 mol 硫原子被氧化
  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 硫被还原
  答案:A
  2.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A 加入NaOH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
  B 加入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
  C 加入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D 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有蓝色沉淀
  解析:A.有红褐色沉淀说明有Fe(OH)3生成,不能说明两者反应,A项错误;B.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可能是酸性条件下NO-3氧化SO2生成的SO2-4与Ba2+反应生成BaSO4,不能说明FeCl3溶液与SO2反应,B项错误;C.紫色褪去可能因为SO2的还原性,不能说明两者反应,C项错误;D. 铁氰化钾溶液是Fe2+的专属检验试剂,有蓝色沉淀能说明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Fe2+,D项正确。
  答案:D
  3.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13+、Al(OH)3
  B.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
  I-、Br-、Fe2+
  C.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2S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NaCl、Na2S
  D.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答案:A
  4.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催化装置,可有效减少CO和NOx的排放,催化装置内发生反应为:NOx+CO――→催化剂N2+CO2(未配平),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只有N元素
  B.当x=2时,每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4 mol
  C.等物质的量N2和CO2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3∶2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NO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解析:分析可知C的化合价由+2变为+4,故A错;x=2时,每生成1 mol N2,由2 mol N由+4变为0价,转移电子8 mol,故B错;N2中有三键,CO2中为两个双键,应为3∶4,故C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为NO,即氮元素化合价为+2,D正确。
  答案:D
  5.下列关于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
  A.B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的阳离子强,说明A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B元素强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A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多,证明A的金属性一定比B强
  C.适量的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3Cl2+6FeI2===2FeCl3+4FeI3
  D.一定量氯气通入30 mL 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的溶液,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