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序》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3450字。
《陶庵梦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把握作者面对国破家亡时的复杂情感。
3、作者表达这种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者面对国破家亡时的复杂情感。
2、作者表达这种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做梦是因为什么?《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李白告诉我们,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是在试图对现实的超越中,完成对现实苦难的消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名家的“梦言梦语”。
二、字词学习
愕窒 zhì 石匮书kuì 駴駴hài 瓶粟屡罄lǚ qìng 罹此果报lí
以蒉报踵kuì zhǒng 仇簪履也zān lǚ 以衲报裘nà qiú 仇舆从也yú
以苎报絺zhù chī 以藿报肉huî 以粝报粻lì zhāng
以瓮报牖wâng yǒu 以绳报枢.shū 以囊报肩náng 繁华靡丽mǐ
黍熟黄粱shǔ 偶拈一则niān 梦呓yì 摹榻mï tà 拓片tà
忏悔chàn 痴坐伫想zhù 梦将寤wù 啮噬niâ shì
佛家舍利shâ退避三舍/寒舍shâ 穷追不舍/舍近求远shě
三、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1689年),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年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
张岱出生仕宦世家,家世殷富,少为富贵公子,有捷才,然而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时文不成,学仙学佛,学种地,皆不成。时人呼为废物、败家子、蠢秀才。张岱却极爱繁荣,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山水,好花鸟,晓音乐、戏曲。
青年张岱曾漫游苏、浙、鲁、皖等省,阅历广泛。
他家经三代积累,藏集大量明朝史料,他读书颇丰,渊博多通,经史子集无不该悉;天文地理物不涉猎。32岁那年起就得用家藏资料编写记传体的明史。
张岱前期生活明末,当时宦官擅权,奸臣当道,特务横行,党争酷烈,贤能忠直,或贬逐或刑戮。于是他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晚年,明亡后,清兵入关,建立清王朝。张岱披发避居山中,拒绝为清顺民,沦为无籍之民。张岱虽穷困潦倒,仍坚持笔耕不辍,安贫著书。在93岁那年病逝。
张岱是公认明代成就最高文学家,最擅长散文,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其文笔既雅且俗,亦庄亦谐,丰神绰约,富有诗意,洋溢着十七世纪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文本解读
序有书序和赠序,本文中的序是书序,是说明写作缘起或写作目的的。
四、问题探究:
1、整体感知 ——文中反复出现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