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教时,约22000字。
《电影文学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电影的欣赏和评价,将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会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欣赏电影作品,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体味电影文学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
3、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4、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作品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和创造化的解读。
教学方法:1、教授学生一些电影欣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怎样写影评。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电影欣赏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会欣赏。
3、学生写评论,教师搜集相关影评,在下节课的一开始作简单的点评。
教具准备:DVD机和DVD碟片。
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二课时
一、什么叫影评,怎么写影评
中学生比较喜欢看电影电视,看了之后也比较喜欢谈论片中的内容,或是写一些对电影看法的文章。但往往容易将影评写成观后感,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观后感——重在“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电影对观众的启发,观众看了影片后的感想等。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
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和其他文艺评论一样,影视评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评什么”和“怎么评”。
评什么:
“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怎么评:
①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影片主题、人物形象。
电影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锤炼和创造。只有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生活,才能在观众的心灵中产生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社会生活是影片产生的基础,我们在评论影片时,就要将影片放到一定时代的、社会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否真实,深广度如何,有没有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明的现实感;去考察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其生活的环境,是否有过分拔高或贬低人物形象的情况。历史的标准是衡量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尺子。
②以美学的标准来评论影片的美感效果。
影片是社会审美心理的反映,所以当对具有审美特征的影片进行评价时,不能不考虑美学的角度。艺术形象的真实与否,典型化程度如何,形式是否完美,人物形象的塑造、画面的组合、音乐的配置等是否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等都要以美学的标准来衡量。如在评论张艺谋前期的一部分作品时,如果不坚持美学的标准,就无法客观地评论影片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偏僻地方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