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头》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19 9:33: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70字。

  哀江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哀江头》中今昔对照的手法。
  2、让学生理解《蜀相》中寄托的诗人的身世感慨。
  3、让学生体会《登岳阳楼》雄浑阔大的意境。
  4、让学生体会这几首诗中体现的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天。当时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名诗。
  二、朗读诗歌。
  三、结构分析
  按现实——回忆——现实,将诗歌分为三部分,请找出标志性的语句。试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1、行曲江所见景象
  2、忆往昔繁华盛况
  3、发物是人非感慨
  四、鉴赏和探究
  1.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1)诗人独行曲江为什么要“哭”,他看到了什么?
  明确:“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又是一个春天到来了,只见细柳袅袅,茵茵蒲芽,生机盎然。“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诗人不禁心中大恸。
  (2)既然内心痛苦,为什么却不大声地哭,而是“吞声哭”,而且要“潜行曲江”呢?
  明确:因为当时江山易手,安史叛军已掌控长安。“黄昏胡骑尘满城”,此时天已黄昏,胡骑出动,扬起了满天灰尘,给人一种高压恐怖气氛。诗人的这些谨慎的行为都是尽量不被叛军发现的无奈之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