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六单元期未检测<br>
一、基础知识 <br>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 ) <br>
A.不省所怙(h ) 丞相薨(h ng) 嫠(l )妇 坻(ch )石 B.斗斛(h ) 万乘(ch ng) 幽邃(su ) 匏(p o)樽 <br>
C.兄殁(m ) 愀(jii )然 舳(zh )舻 桂掉(zh o) D.遽(j )去 辍(chu )汝 江渚(zh ) 横槊(shu ) <br>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br>
(1)莫如西归 (2)名之以其能 (3)泣舟之嫠妇 (4)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br>
(5)将成家而致汝 (6)余家是溪 (7)合流屈曲而南 (8)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br>
A.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B.①/②⑥⑦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D.①/②⑦/③④⑤⑥⑧ <br>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br>
A.《陈情表》的"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 <br>
B.《祭十二郎文》的"祭文",偏重于对死者的功业德行的颂扬和人生哲理的阐发. <br>
C.《愚溪诗序》的"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 <br>
D.《赤壁赋》的"赋",是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 <br>
4.下列《陈情表》中涉及到的文化、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br>
A.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专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B.刺史,是一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br>
C.死当结草,是《左传·宣公十五年》里的一个故事。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 D.太子洗马,太子的伴读。 <br>
5.下列《祭十二郎文》中涉及到的文化、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br>
A、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br>
B、十二郎的"郎",唐代的口语,对年轻男女的称呼,又称郎子。 <br>
C.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br>
D."彼苍者天"和"曷其有极"均出自《诗经》。 <br>
6.下列《愚溪诗序》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br>
A.夫水,智者乐也——语出《孟子》。 B,宁武子"邦无道则愚"——语出《论语》。 <br>
C.超鸿蒙——语出《庄子》。 D.混希夷-------语出《老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