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届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题,约25530字。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届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答案的,该小题不得分)
1.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箭发射
B.
冰川融化
C.
节日焰火
D.
葡萄酿酒
2.近年来,尤其是冬季,我国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餐具 B.积极植树造林、种花种草
C.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D.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3.2016 年4 月15 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
B.汽车油箱着火,可以用水浇灭
C.发现厨房天然气泄露,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障.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检查气密性
D.
稀释浓硫酸
5.“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以及少量C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可以利用Cu与O2反应,测定空气中O2 含量
C.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D.“人造空气”的氮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6.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鼓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间间隔变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质量增大 D.分子体积变大
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足量铁丝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探究水的组成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复燃
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9.下列关于2H2+O2 2H2O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B.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C.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