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复习ppt(2份)
- 资源简介:
共30张。知识点回顾,核心考向突破,适合复习课使用。
必修一第18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复习课教案+课件(30张) (2份打包)
教案.docx
课件.ppt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1教案)
第六单元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第18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思考应用』2010年5月11日,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于当晚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成为英国新一届首相,卡梅伦的履新同时宣告了英国工党连续13年执政的结束。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卡梅伦的某项外交决定,卡梅伦会不会因此改变?为什么?
提示:不会改变。因为英国内阁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考向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特点及作用: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2.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影响
(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方法1 从社会转型角度命题。“光荣革命”后,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其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