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题(9科1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16 20:37: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文).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理).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理).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文).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文).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理).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doc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题  答  要  不  内  线  封  密
  号位座____________ 号场考____________ 号 学____________ 名 姓____________ 级 班____________ 级 年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得分:____________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素”一词中的“元”意谓本源、本根,“素”意谓未被分割的基本质素。“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质素,如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民本思想、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形义文字等。它们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
  中华文化的不同级次、不同门类包含着各具个性的元素。如水墨画的书画同源、墨分五色;武术的技艺合一、刚柔相济、讲究武德;园林的天然雅趣、可居可游可赏等。可见,文化元素绝非神秘存在物,从来都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始终附着并体现于器物、制度、风俗之中。中华文化元素之于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须臾不可分离。从诸多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可以提取、揭示中华文化元素的精魂。
  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世界上各种文字都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多数文字从象形走向拼音,而汉字则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近有学者将汉字归为“拼义文字”,即注重语义拼合的文字:首先创造多个视觉符号作为表达万象世界的基本概念,然后将这些符号组合起来,用小的意义单位拼合成大的意义单位,表达新事物、新概念。自成一格的汉字创发于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盎然的古文字。它主要传播于东亚,成为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在古代,中国长期是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文化供给地;至近代,日本以汉字译介西方文化,成效卓异,日制汉字词中国多有引入。汉字在汉字文化圈诸国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拉丁文在欧洲诸国所起的作用,故有学者将汉字称为“东亚的拉丁文”。汉字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影响最深远广大的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的汉字,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它区别于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汉字文化圈是一个有着强劲生命活力的文化存在,是世界上颇具原创性和传承力的文化圈之一。
  内蕴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并非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而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因而是经典的。它同时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因而又是时代的。中华文化元素也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在与外域元素相比较中得以彰显的,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元素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开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亲和力,促使人们增强历史敬畏感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此外,通过发掘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的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中国风格,并将其传播给异域受众,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2016年1月21日《人民日报》,作者冯天瑜,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元素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制度、行为、观念等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
  B.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的汉字,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
  C.中华文化元素既有经典性又有时代性,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故开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意义重大。
  D.中华文化元素并不是一个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它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是我们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元素是指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熔铸而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文化成分。
  B.日常所见的诸多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与中华文化元素共生共存,须臾不可分离。
  C.从象形走向拼音,是世界上文字进化的基本趋势,而汉字则是唯一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文字。
  D.汉字创发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联、“福”字、窗花,象征吉祥如意的红灯笼,以“孝”为载体的家国天下情怀,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民俗文化事象、文化符号。
  B.汉字具有极强的造词能力,如以“电”为词干可组成电灯、电话、电脑等词语,可以表达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概念。
  C.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的“中国红”,都是中华文化元素经典性和时代性的体现。
  D.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演绎中华文化元素并获得成功,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完全可以“走出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裱画徐
  马 犇
  裱画是一门传统手艺,淮城自古多文人墨客,裱画的地儿也就不缺乏了。说是裱画,其实字也裱。本土出产的画,外地的画,还有那些需要修缮的旧藏,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但后来,有些作坊后继无人,有些作坊不再经营这老手艺,还有些作坊改成了机裱。
  不管别人怎样,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一直坚持手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