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设语文延伸型课程的思考和探索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11 23:26:0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00个字。
关于开设语文延伸型课程的思考和探索
杭州青春中学    金铃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一位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凭自己的劳动挣来钱,我就把遗产留给你。”儿子是一个懒汉,从来不干活,于是向母亲要点钱,骗父亲说是自己挣的。老人说:“这钱不是你挣的。”说着随手就把它丢进了火炉。儿子笑了笑走开了。第二次还是这样。到第三次,儿子只好真的去干活,他给人家扛木头,吃了许多苦头,挣来一点钱。可是老人又把铜钱丢到火里去了。这下儿子真急了,硬是从火里把铜钱抢了出来。老人说:“这回我相信了。只有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你才会这样心疼。”
其实学习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小时候学的东西,为什么许多“还给老师了”,倒是偷偷看的课外书印象更深?重要原因之一是,功课是老师满怀爱心放在我们手里的,课外书才是我们自己抓来的。而我们的多数老师,更像上面故事里的母亲,而不像父亲。有人说:“什么是素质?素质就是当你把老师教的东西都忘光以后剩下来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因此,学习就要自己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获取”的着眼点是过程,“掌握”的着眼点是结果,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育必然是“目中无人”的教育,“获取”的着眼点是学生的感觉,而“掌握”的着眼点是教师的判断。所以重“掌握”不重“获取”的教学,很难避免教学“一言堂”的现象。“获取”者是主体,“获取”是主动的行为。“掌握”者却很可能不是主体,他的行为往往是被动的,“获取”是尝试性,非一次完成的,允许失败的;“掌握”却是定格的,有标准答案的,一次过关的,不许失败的。“获取”必然是个性化的,每个人最后得到的都不尽相同,“掌握”不重视个人特点,它重视的是你抓住没抓住,抓住了多少。
开设语文延伸型课程,活动性强,比语文课堂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主性强,容易形成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更重要的是,它参与度广,真正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获取”知识,而且,各个层面、不同性格的学生都会有所“获取”。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记忆仓库”,而要引导他们在语文活动中扩大阅读视野,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一.开设语文延伸型课程的思考:
1.开设语文延伸型课程的必要性:
(1)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