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1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16份)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必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必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选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选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必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选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必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选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必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doc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的怜悯之心是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撒在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斥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嚎叫,要么是的冷漠。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流落着。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发生着变化,新信息,几达爆炸的程度,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
A.裹挟麻不不仁纷至沓来
B.裹带无动于衷络绎不绝
C.裹挟无动于衷络绎不绝
D.裹带麻不不仁纷至沓来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对斑纹和斑点的收集乐趣使蓑鲉同其他鱼种显著地区别开来,加之它傲慢得极其懒散的泳姿,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为植物。
B.通过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增与减的设计,可以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
C.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鲁迅的回答是:直面人生。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格的健康通达快乐。
D.宇宙的浩渺和心灵的深邃,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索和审美的世界,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3. 下列诗词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常作岭南人。
B.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C.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D.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4.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
①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
②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
③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
④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
⑤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
⑥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
⑦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
A. ④②③①⑦⑤⑥C. ①③②⑥⑦⑤④
B. ①③②⑤⑥⑦④D. ④①③②⑦⑤⑥
5. 下列各句表述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经历了先秦的世卿世禄制、汉代的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隋朝的科举制等四个阶段。李密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说的就是“察举制”。《长亭送别》里洁云唱“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说的就是科举制。
B.景泰蓝,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C.“伊甸园”是《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居住的乐园。后来,夏娃受蛇的诱惑,偷食了知善恶树的果子,并也让亚当食用,二人遂被上帝赶出伊甸园。
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莎翁在四大悲剧中涉及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关于人与宇宙、人性、灵与肉、人生终极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属于超道德范畴,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周君墓志铭
归有光
君以嘉靖某年月日卒。先是,其子诗试礼部,下第还。会大司成奏言:“监学法久坏,天下士云会京师,一旦不为有司所录,往往去,居家自便;六馆几空,非所以为太平之观。乞下所在长吏,敦遣至京,修舍法以几化成之效,有不如诏者,罪之。”制曰:“可。”于是诗在南雍,间岁不归,不见君之殁。
君之配,先十年卒。诗与其弟谏、训、谟,启攒,与君合葬于县郭外小虞浦之原,请铭于余,泣且言曰:“先人少遭闵凶,孤露无依,寄于吾外家。与先妣誓志自立。从里师学,无所成;为农贾,又不能就。已而入县书狱。诗时为童子,县令见其文而爱之,以是待吾先人不与他从事比。然其教子,不为一切,优游而已。先妣独严迫不少假贷。尝曰:‘吾为生良苦,汝宜自勉。吾见某某皆以贫贱发迹。汝能自立,无忘吾言。’先妣寻卒。先人井臼之事,身自为之。前此不问也。盖不欲使儿辈与闻,惧用志之分。诗所与游者,年皆与先人若,先人益和光如己友。盖游吾父子间者,欢然无间也。念吾祖之蚤殁,每祭,辄潸然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