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00字。
作文:创新有路寻,“花园”多好英
作文创新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来讲有标题、文体、结构、内容、语言等几个方面。
标题创新
文章取名,实际上也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是部分考生在考场上不愿意费一番脑筋,只是随意地把“话题”定为文章标题。其实,标题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结合体,好的标题确切鲜明,不仅在有限字数之内浓缩了文章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还能吸引读者,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标题如果能再加以创新,就更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了。
在近年的考场作文中,就出现了不少新颖的标题,犹如富有灵气的眼睛,令人怦然心动。有的标题移花接木,翻出新意,如《德先生,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的巧用修辞,形象传神,如《宽容是阳光》;有的借用文言,别有情趣,如《忙兮忙兮奈若何》;有的组合标题,全面深刻,如《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文体创新
突破记叙、议论等常见文体的限制,采用特殊的应用文格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除了书信、日记、启事、新闻等常见应用文之外,高考作文中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应用文格式,如诊断书、实验报告、招标书、产品说明书、会议纪要、辩论稿、访谈录、独幕剧等。
例如《孔明挥泪斩马谡》,文章以独幕剧的形式,改写了“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塑造了孔明执法如山、严明军纪的形象。孔明在军纪、国事和个人情感之间,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与马谡的亲近感情,做出了英明的抉择。再如《把清风明月握在手中——某人力资源部会议稿三》,文章借用会议发言稿的形式,选择了人文素养中的基本内容“诚信”和“求实”,谈了这两点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由此提出了“追寻人文素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
结构创新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开放式命题催生出了许多具有独创性的考场佳作,最突出的方面就是结构的创新。
题记式:在开头摘引一段简洁的名言警句,或仿写一段精粹的言论。题记通常采用议论或散文化的语言,也可以用独特的诗词形式。巧置题记,不仅示意阅卷老师作者已领会了出题人的意图和内容,而且为全文的写作内容规定了范围,甚至可以运用修辞等方式显示自己的才华,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如考场作文《血浓于水,理大于情》的题记:“像有云常常就会下雨,像空穴常常就会来风。感情直接关系到认知,它常常影响着对事物的判定。”两句小诗形象贴切的描述,紧扣文题。
标题式:用凝练明快的小标题概括每部分内容,既独立又关联、既分散又集中地佐证观点。如优秀作文《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用小标题形式将孙膑对待庞涓前后不同的感情与结果分两个部分加以揭示——“荒凉的枯泪”说明感情亲反被害,“冰冷的铁血”说明感情疏却获胜,深化了主题。再如《菊·竹·民族》,文章的三个小标题连缀起来恰好是总标题,使文章浑然天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双轨式:这是一种类似“蒙太奇”手法的结构,指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段巧妙地连接起来,以体现作品主题。画面之间时空不同,人物一般也不同。形式上可以用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可以用“一、二、三”排列,可以用第X幕表示,还可以让画面依次展现。如考场作文《把握感情,认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