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沙》ppt2
- 资源简介:
共11张。有教学设计,约1960个字。
课题
悟沙
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体会《悟沙》议论中有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
2.过程方法:从感情内涵的角度来理解主题,用探究、交流的方式来领悟文章。
3.情感态度:感受西部大自然的特征,领悟对生命伟力的讴歌与赞美。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西部大自然的特征,领悟对生命伟力的讴歌与赞美。
难点:体会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
教法选择 导读法、讨论法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总数 第58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学习目标
1.引言:提及沙漠,我们马上会想到荒凉之地、死亡之地。抬眼望去,漫漫黄沙,广袤无垠,只有寸草不生的砂子一片。盛夏时节,正午的炎炎烈日烧烤着一切,而夜幕降临后,气温骤降,寒冷难耐。倘若狂风大作,霎时间飞沙走石。今天,让我们走进刘元举的《悟沙》,去了解沙,了解沙给我们的启示。
2.出示学习目标(见课件)
二、指导学生先学
刘元举写的是黄沙。“写满苦难,写满沧桑”,如果作者停留在苦难和沧桑上,那就只有悲叹了,那就不值得动笔了。文章的价值在于,作者体悟到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苦难”,“发现了另一种语言”。苦难就是苦难,有什么“博大精深”之处?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把它变得不苦,而且很美,富有深长的意蕴呢?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1.浏览课文,自学生字词。
2.默读课文,感知大意。
3.勾画难解语句。
四、检查学习效果
1.作者介绍:刘元举,男,1954年岁末出生于大连普兰店市。已出版小说集《人情》、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钢琴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