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考小题专攻试题(14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28 11:12: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_热考小题专攻练 (14份打包)
热考小题专攻练(一).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八).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二).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九).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六).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七).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三).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十).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十二).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十三).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十四).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十一).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四).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五).doc
  热考小题专攻练(八) 元素性质与递变规律 推断题
  1.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同主族,A与其他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与D同主族,常温下D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r(C)<r(D)<r(E)
  B.元素D、E分别与A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热稳定性:E>D
  C.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E强
  D.元素B分别与A、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解析:由D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知,D是S,B、D同主族,则B是O,由A与其他元素不在同周期知,A是H,A、C同主族,且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C是Na,E是Cl。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元素由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即r(Cl)<r(S)<r(Na),A错误;非金属性:Cl>S,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即稳定性:HCl>H2S,酸性:HClO4>H2SO4,B正确,C错误;Na2O含离子键、Na2O2含离子键和非极性键,H2O含极性键、H2O2含非极性键和极性键,D错误。
  答案:B
  2.右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A、B、C、D、E 5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在过量的B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DB3
  B.C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E的强
  C.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B2-3、A2B2-4
  D.工业上常将E单质通入冷的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白粉
  解析:由题意可知,A、B、C、D、E五种元素分别为C、O、F、S、Cl。S在O2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SO2,A错误;氢氟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B错误;CO2-3为碳酸根离子,C2O2-4为草酸根离子,C正确;澄清石灰水的浓度太小,且在热碱溶液中,可能发生副反应生成氯酸钙,故工业上制漂白粉时常将Cl2通入冷的消石灰中,D错误。
  答案:C
  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R、W、T六种前20号元素,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与各自的电子层数相等,Y、T位于同族,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无正价,甲的化学式为ZX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是由X、Z、W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由X、Z、W组成的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则该盐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小于酸根离子浓度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Z
  C.原子半径:W<Z<Y,而简单离子半径:Y<Z<W
  D.ZR2、TR2两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
  解析:由题意推知,X、Y、Z、R、W、T分别为H、Be、N、O、F、Mg或Ca,甲为NH3,乙为NH4F。NH4F溶液呈酸性,则NH+4的热考小题专攻练(二) 化学计量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9 g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1.5NA
  B.1 mol CH3COONa和少量CH3COOH溶于水所得中性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NA
  C.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电路中每通过NA个电子,阳极溶解铜32 g
  D.5.6 g Fe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3NA
  答案:B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mol铝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水分子数目为2NA
  B.常温下,pH=11的氨水中OH-数目为1×103NA
  C.1 mol明矾与水反应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后,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D.常温常压下,2 g D162O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为NA
  解析:2 mol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6 mol电子,由得失电子相等可知被还原的水为6 mol,A错误;B中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OH-的物质的量,B错误;许多氢氧化铝“分子”聚集在一起才形成一个氢氧化铝胶粒,1 mol明矾与水反应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胶粒数目远远小于NA,C错误;D162O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1,2 g D162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每个D162O分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10,D正确。
  答案:D
  3.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 g C2H4和C4H8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价键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
  C.24 g 3H182O含有的中子数为12NA
  D.0.1 mol O2-2所含电子数为1.6NA
  解析:一分子烯烃(CnH2n)含共价键的数目是3n,14 g C2H4和C4H8的混合气体,可看作是14 g乙烯,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14×628=3 mol,A正确;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不能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其物质的量,B错误;24 g 3H18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2×(3-1)+(18-8)=14 mol,C错误;0.1 mol O2-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0.1×18=1.8 mol,D错误。
  答案:A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的质子数为10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2Cl2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D.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解析:Cl2溶于水时发生反应:Cl2+H2O HCl+HClO,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A错误;一个H2O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18 g H2O中含有10NA个质子,B正确;在标准状况下,CH2Cl2为液体,C错误;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其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小于0.1NA,D错误。
  答案:B
  5.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
  A.6.02×1023CO2    B.160 g SO3
  热考小题专攻练(九) 化学反应速率
  1.使反应:4NH3(g)+3O2(g) 2N2(g)+6H2O(g)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 mol。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
  A.v(NH3)=0.02 mol•L-1•s-1
  B.v(O2)=0.01 mol•L-1•s-1
  C.v(N2)=0.02 mol•L-1•s-1
  D.v(H2O)=0.02 mol•L-1•s-1
  解析:v(N2)=ΔcN2Δt=0.6 mol2 L×30 s=0.01 mol•L-1•s-1,则
  v(NH3)=2v(N2)=0.02 mol•L-1•s-1,
  v(O2)=32v(N2)=0.015 mol•L-1•s-1,
  v(H2O)=3v(N2)=0.03 mol•L-1•s-1。
  答案:A
  2.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恒容条件下充入N2
  C.恒压条件下充入He 
  D.恒容条件下充入He
  解析:A选项,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仅缩小体积,气体的浓度必然增大,反应速率必然增大;B选项,容积不变,充入N2,反应物N2的浓度增大,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C选项,压强不变,充入He,反应容器的体积必然增大,压强虽然没变,但N2、O2、NO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选项,容积不变,充入He,虽然反应容器内压强增大,但反应物N2、O2、NO的浓度并没有变化,因此不影响反应速率。
  答案:D
  3.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
  H2O2+I-―→H2O+IO- 慢
  H2O2+IO-―→H2O+O2+I-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
  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
  D.v(H2O2)=v(H2O)=v(O2)
  解析:H2O2的分解反应主要是由第一个反应决定的,I-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项正确;根据总反应可确定该反应的催化剂为I-,而IO-为中间产物,B项错误;根据所给信息无法确定反应活化能,C项错误;反应速率关系为v(H2O2)=v(H2O)=2v(O2) ,D项错误。
  答案:A
  4.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气体Z,充分反应后X2的浓度为0.4 mol•L-1,Y2的浓度为0.8 mol•L-1,生成的Z的浓度为0.4 mol•L-1,则该反应(Z用X、Y表示)是(  )
  A.X2+2Y2 2XY2
  B.2X2+Y2 2X2Y
  C.X2+3Y2 2XY3
  D.3X2+Y2 2X3Y
  解析:反应后X2、Y2、Z的浓度变化量依次为0.6 mol•L-1、0.2 mol•L-1,0.4 mol•L-1,比值为3∶1∶2。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写为3X2+Y2 2Z,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Z的分子式为X3Y,故选D。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