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专题练习试题(5份打包)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_大题专题 (5份打包)
大题专题(一).doc
大题专题(二).doc
大题专题(三).doc
大题专题(四).doc
大题专题(五).doc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
1.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
(1)假如某醋酸溶液中c(CH3COOH)=0.10 mol•L-1,c(H+)=1.3×10-3mol•L-1,则此时c(CH3COO-)约为________mol•L-1;计算此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注:c平衡(CH3COOH)≈0.10 mol•L-1,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
(2)为了探究镁条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观察镁条消失的时间)的影响,准备了以下化学用品:0.20 mol•L-1与0.40 mol•L-1的HCl溶液、0.20 mol•L-1与0.40 mol•L-1的CH3COOH溶液、4条镁条(形状、大小、质量相同)、几支试管和胶头滴管,酸液温度控制为298 K和308 K。
①酸液都取足量、相同体积,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编号 温度/ K 盐酸浓度/(mol•L-1) 醋酸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a 298 0.20 Ⅰ.实验a和b是探究________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Ⅱ.实验a和c是探究________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Ⅲ.实验a和d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镁反应速率的区别
b 308 0.20
c 298 0.40
d ____ ______
②若①中实验a镁条消失的时间是20 s,则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假设: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的平均反应速率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率的12,请在此图中大致画出“实验b”、“实验d”的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请注意必要的标注。
(3)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依据镁的性质、用途等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Mg(s)+2H2O(g)===Mg(OH)2(s)+H2(g) ΔH1=-441 kJ•mol-1
②H2O(g)===H2(g)+12O2(g) ΔH2=+242 kJ•mol-1
③Mg(s)+12O2(g)===MgO(s) ΔH3=-602 kJ•mol-1
则氢氧化镁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2-7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图乙中Cr2O2-7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结合转化成Cr(OH)3除去
B.图乙的电解池中,有0.084 g阳极材料参与反应,阴极会有336 mL的气体产生
C.图甲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2++ClO-+H2O+2e-===Cl-+Mg(OH)2↓
D.若图甲中3.6 g镁溶解产生的电量用以图乙废水处理,理论可产生10.7 g氢氧化铁沉淀
解析:(1)K=cH+•cCH3COO-cCH3COOH=1.3×10-320.10mol•L-1=1.69×10-5mol•L-1。(2)实验a和b的不同点是盐酸的温度,所以是探究不同温度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c的不同点是盐酸的浓度,所以是探究不同浓度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d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镁反应速率的区别,所以实验d的温度是298K。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浓度相同时,醋酸的平均反应速率是盐酸的12,与a比较,b温度升高10 ℃,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所以b反应时间缩短到10 min,d的反应速率是a的12,则反应时间是a的2倍,即40 min。(3)④Mg(OH)2(s)===MgO(s)+H2O(g) ΔH,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④=②+③-①,ΔH=ΔH2+ΔH3-ΔH1=+81 kJ•mol-1。(4)在电解池中,阴离子应该移向阳极,根据装置乙可知,惰性电极作阴极,A错误;未标明标准状况,故无法计算产生气体的体积,B错误;根据装置甲可知,镁作负极,发生电极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1.(2016•全国卷Ⅲ)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V2O5)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
物质 V2O5 V2O4 K2SO4 SiO2 Fe2O3 Al2O3
质量分数/% 2.2~2.9 2.8~3.1 22~28 60~65 1~2 <1
以下是一种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V2O5转化为V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同时V2O4转化成VO2+。“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氧化”中欲使3 mol的VO2+变成VO+2,则需要氧化剂KClO3至少为________mol。
(3)“中和”作用之一是使钒以V4O4-1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废渣2”中含有________。
(4)“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4ROH+V4O4-12 R4V4O12+4OH-(ROH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了提高洗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5)“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________。
(6)“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4VO3)沉淀,写出“煅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无机化工流程,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反应过程中V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是复分解反应。注意V2O5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废钒催化剂中,只有二氧化硅不溶于硫酸,成为废渣1的主要成分,(2)3 mol VO2+变为VO+2,共失去3 mol 电子,而1 mol ClO-3变为Cl-得到6 mol电子,所以需要0.5 mol氯酸钾。(3)中和时,Fe3+、Al3+分别转化为难溶的Fe(OH)3和Al(OH)3,成为废渣2的主要成分。(4)为提高洗脱效率,须使题中所述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碱性越强越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淋洗液应该呈碱性。(5)经过“离子变换”,钒以R4V4O12形式存在,而铁、铝则在“中和”过程中转化为沉淀,所以“流出液”中最多的阳离子是钾离子。(6)由NH4VO3转化为V2O5,V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的化合价仍为-3,一种生成物是NH3,另一种生成物必定是H2O。
答案:(1)V2O5+2H+===2VO+2+H2O SiO2
(2)0.5 (3)Fe(OH)3和Al(OH)3
(4)碱 (5)K+
(6)2NH4VO3=====△V2O5+2NH3↑+H2O↑
2.A、B、C、D、G都是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的化合物,E是氧化物,H是单质。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填空:
(三)化学原理综合应用
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单质,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②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NaH2PO2是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__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3)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硫酸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H3PO2是一元中强酸,所以其电离方程式为H3PO2 H++H2PO-2。(2)①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H是+1价,O是-2价,所以在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②根据题意结合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知,氧化产物为H3PO4,还原产物是Ag;③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及电离情况可知H3PO2的结构是 ,所以NaH2PO2是正盐;由于该盐是强碱弱酸盐,所以该溶液显弱碱性。(3)根据题意可得白磷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答案:(1)H3PO2 H++H2PO-2
(2)①+1 ②H3PO4 ③正盐 弱碱性
(3)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2.研究发现,NOx和SO2是雾霾的主要成分。
(一)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已知:N2(g)+O2(g) 2NO(g) ΔH=+180.50 kJ•mol-1
2CO(g)+O2(g) 2CO2(g) ΔH=-566.00 kJ•mol-1
(1)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在汽车尾气排气管口采用催化剂将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气体参与大气循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0~15 min)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T℃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平衡时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8 mol,平衡将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②图中a、b分别表示在一定温度下,使用质量相同但表面积不同的催化剂时,达到平衡过程中n(NO)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催化剂表面积较大的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
③15 min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n(NO)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S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燃烧烟气的脱硫减排是减少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污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