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60字。
“教奴”说
在封建社会,有农奴,也不知何时在教育界也悄悄地出现了“教奴”之说。笔者在教海中滚打28年,偶上岸回首,发现在杏坛中确有“教奴”一族。何谓教奴,是指某些教学工作是教学参考书、各种教学资料的奴隶,是一种时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追逐者,或是长期被 一种固定的教学格局所奴化,故得此名。
在当今,确有一部分老师备课时把“教参”作为“准参”,把五花八门的辅导练习资料作为教学的拐棍,把一些出版社出版的教案或特级教师的教学设计之类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搬进课堂,把一些最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未经过反思或感悟不加选择地用于课堂,或今天用这种教学模式,明天又改换门庭用另一种模式。这种不是按所教班级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规律去设计教学,而是按个人的意向盲目性地去选用别人的教学设计的做法,结果是中看不中用,殊不知害了学生,也苦了自身,无形中成了“教奴”。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看到一些教师上课是围着黑板转,备课围着教参转,布置学生作业围着资料转,就是从不围着学生转。自己对那些教辅资料很少去思索,归类、总结,分析一些知识的可靠性和价值性,更谈不上取其精华,为学生所用。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往往也是,A资料选几条,B资料拈几条……一拼盘,开机付印,塞给学生,教者既省时又省力,学生却苦矣!因此,题海战术,以练代教或以教代学在教坛至今仍未绝迹。见到多媒体教学现已成为一种教学时尚,一些老师每每开到公开课,课堂又变成热闹非凡的影剧院,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落不到实处,应该掌握的概念、原理,学生仍蒙蒙胧胧。课堂上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华美无比,殊不知还有部分学生虽在跟着感觉走,实际上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出现“教奴”一族的原因,据愚者分析,大致有四种:一是部分教师近几年来只追求学历的提升,加至教学任务的繁重,无暇顾及和关注课外的好的教育资源,关注人类优秀的文化积淀,拓展自己的阅读天地,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对上级教育部门所发的或能垂手可得的教参或教辅资料“爱你没商量”,不管三七二十一,用起来,省事省力。教者的活动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是以一种长期使用的,自己所熟谙的教学模式以及几本教参资料为中心,没有考虑到教与学其实是共生共长的。二是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匮乏,又缺乏高水平的老教师的指导,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