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全科试卷(9科15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5份)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必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必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选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必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选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必修)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选修)试题.doc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近日,在接到朝阳区群众举报后,公安民警连夜对区内的某酒店进行了秘密________,终于在该酒店客房内抓获涉毒吸毒人员宋某,缴获毒品大麻若干。
(2)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________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3)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为遥远的冬天储备食物,以便在万物凋敝的冬季,同样可以丰衣足食。________,这就是蚂蚁的智慧。
A.查访 涌动 未雨绸缪 B.察访 涌动 防患未然
C.查访 萌动 防患未然 D.察访 萌动 未雨绸缪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魅力在于舞台表演,在于独特而美妙的唱腔和优雅而宛转的演唱,并因演唱而得以更广泛传播。
B. 寨卡病毒目前在中南美洲继续蔓延,寨卡病毒与登革病毒一样,主要是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给人引起的。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而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D.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5月13日发布的“教育蓝皮书”显示,去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71.9%左右,与历史数据相比并不落后。
3. 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青山聊因美酒横 B.晚花幽艳敌春阳
C.乱山烟入夕阳桥 D.闲花落地听无声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德行如同宝石一般,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更加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但也不尽然,诸如罗马大帝奥古斯都、英王爱德华四世等,他们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①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
②所以有许多人,他们容貌俊秀却一无所为
③美貌的人并不是完人
④因为过分追求外型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⑤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高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⑥不会把所有优点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A.①⑥③④②⑤ B.⑤③①⑥②④
C.①③②④⑥⑤ D.⑤①⑥④②③
5.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目前对社会精神文化素质起引领作用的显然是媒体。媒体是一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能演变成暴力。在权威专制的情况下是如此,在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只不过方向不同罢了。
A.媒体的“暴力”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B.目前,各种媒体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C.媒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D.媒体有良知,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仲氏文集序
欧阳修
呜呼!语称君子知命。所谓命,其果可知乎?贵贱穷亨,用舍进退,得失成败,其有幸有不幸,或当然而不然,而皆不知其所以然者,则推之于天,曰有命。夫君子所谓知命者,知此而已。盖小人知在我,故常无所不为;君子知有命,故能无所屈。凡士之有材而不用于世,有善而不知于人,至于老死困穷而不悔者,皆推之有命,而不求苟合者也。
余读仲君之文,而想见其人也。君讳讷,字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