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3次月考全科试卷(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3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9分,每小题3分)
① ,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 ② 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 ③ 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以为宁剩毋缺才够档次,以为一饭千金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 ④ 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也谆谆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蹿(cuàn)红 奢靡(mí) 宁(níng)剩毋缺 一饱之需
B.蹿(cuàn)红 奢靡(mǐ) 宁(níng)剩毋缺 八珍九鼎
C.蹿(cuān)红 奢靡(mí) 宁(nìng)剩毋缺 厉行节约
D.蹿(cuān)红 奢靡(mǐ) 宁(nìng)剩毋缺 积腋成裘
2.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日前 ②自愿 ③一直 ④追逐
B.①近期 ②志愿 ③一直 ④追求
C.①近期 ②自愿 ③一贯 ④追求
D.①日前 ②志愿 ③一贯 ④追逐
3.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莘莘学子 B.一饭千金 C.谆谆告诫 D.聚沙成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将于12月份推出的“市民卡”,除了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享受 各类公共服务。
B.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据悉,在以后两天中,与会代表将盈利方式、信息转载规范化、运作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专题研讨。
D.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主要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引起的。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庄子与这个世界做了长久的厮守,故而有了最绵缈的缠绵。他对世界那种既恼又怜的丰富神情简直使人 。他对世界,在极端的蔑视里有细致的 与回忆,在极端的怜惜里有失望与无奈。他仿佛当众把一切都掷在脚下, 给我们看,并遏制不住地冷笑;而当众人散去,他又收拾起这一切,把它们拥在胸前失声痛哭。
A.不可理喻 体察 踩踏
B.捉摸不透 体谅 踩踏
C.捉摸不透 体察 作践
D.不可理喻 体谅 作践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名况,春秋时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集大成者。
B.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其主要特点在于: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赋予文献以生命
刘德杰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学者就有一种情怀——创造思想、担当道义。郑州大学刘志伟教授以发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