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全科试题(8科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0/27 12:18: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海南省国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全国百强校首发】海南省国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海南省国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海南省国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海南省国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海南省国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海南省国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海南省国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海南省国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2016—2017第一学期海南省国兴中学第二次月考
  高 三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阅读题(71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诗歌中就是情与景的关系,但二者并不能简单地直接地对等。因为诗歌中的景是在艺术改造基础上的审美升华。情景的美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转换生成。因此,虽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非简单的情景交融,艺术中情与景的交汇融合也不能代替现实中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甚至对立,但是,经过审美的转换或艺术的过滤,艺术中的景物就会生成为与现实中的景物不同的新质,从而在艺术中成为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关系。
  就景物来自于自然(包括大自然和人造自然)而言,情与景的关系永远也不可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中轴。因此,情与景的关系跟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存在着互通、互依、互用,就像艺术与生活之间总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样。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就会在情与景交互作用和发展变化中得到验证和落实。情与景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化显现,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课题的重要子课题。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跟人与人,跟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任何一部诗歌史、任何一部文学史的纲骨,是缺一不可的三个维度。因此,既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所谓“人学”范畴,也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文学中唯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情景关系上就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一方面,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借助于写景,而景物又随人的气质和主观心情的变化而被选择,具有不同的色调,因而“一切景语皆情语”,都离不开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变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表征。情与景跟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依不舍、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这种相互依存性,守卫着人类的家园,维系着和谐。
  另一方面,景物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兴和诗情。因此,不仅诗人的感情色彩受到人与社会关系变化的影响,而且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也受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的影响。正是人在自然中的家园感和人与自然的亲和,才使得诗人面对大自然时,产生唐人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的宇宙之思;杜甫产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的命运悲情。正是借助于大自然与人的亲和,诗人的情感才有了亲情般的依恋和宇宙般的寂寥,在近与远、亲与疏、小与大、实与虚、情与景、有与无之间形成张力,形成转换,生成妙境。同样,到了宋代,柳永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八声甘州》),再生思归乡愁;苏轼面对“大江东去”(《念奴娇》),醒悟了生命的虚无缥缈。唐诗与宋词体制不同、风格各异、情调有别,但就围绕人与自然关系而歌而叹来说,凡有意境者,都是天地人合一的圆融境界,是宇宙的情化和情化的宇宙,是一支支自然的曲,一首首永恒的歌。
  展示人与自然关系背景中诗歌的情景关系及其存在状态,并揭示其存在的原因,无疑会深化我们对诗歌情景关系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加深对文学内在规律的认识,为重写中国诗歌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下列关于“诗歌中的情与景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不同于现实中人与自然或和谐或不和谐甚至对立的关系,但它不会脱离人和自然的关系而存在。
  B.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经过审美的转换或艺术的过滤等艺术改造后的审美升华,是交合融汇,具有新的特质。
  C.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分支。
  D.诗歌中情与景的相互作用和变化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化显现,能够验证和落实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人类文学史的纲骨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三个缺一不可的维度共同构成的,因此,不能单从某一维度去认识文学艺术。
  B.诗歌中的情景关系就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的关系,其表现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色调因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化,从而带来人的气质和主观心情变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阙,而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