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04年高中语文第一册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南师大附中<br>
高一年级语文阶段检测<br>
2003/12/10<br>
命题审题:高一语文备课组<br>
<br>
考生注意:<br>
本试卷共四大题,作文写在作文纸上,其它题目的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考试终了只收答卷纸和作文纸。<br>
<br>
一、书写题(5分)<br>
1.请将下边一句话写在答卷纸的书写格子内。<br>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3秒,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杨利伟成为有史以来首位遨游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br>
<br>
二、默写题(5分)<br>
2.根据课文原文默写。<br>
(1)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br>
(2)青,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r>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 。<br>
(4)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r>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br>
<br>
三、阅读题(60分)<br>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题目。(18分)<br>
<br>
(一)<br>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r>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br>
A.“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般的江河。<br>
B.“望洋向若而叹”后来演化成了成语“望洋兴叹”,望洋,望着海洋的意思。<br>
C.“臭”,古代泛指气味,如“左佩刀,右佩容臭”,现在大多指臭(难闻的气)味。<br>
D.“朝服衣冠”的“朝”义为“早晨”是本义;“皆朝于齐”的“朝”,义为“朝拜”,是引申义,因古时大臣朝见皇帝都是在早晨。<br>
4.与“以为莫己若者”句式结构不同的一项是<br>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r>
B.居则曰:“不吾知也。”<br>
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r>
D.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r>
5.与“我之谓也”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br>
A.甚矣,汝之不惠。<br>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r>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r>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br>
6.“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中的“少”是意动用法,下面与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r>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r>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br>
C.三子者出,曾皙后。<br>
D.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br>
7.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式结构不同的一项是<br>
A.吾(孙权)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br>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和氏)璧归。(《廉颇蔺相如列传》)<br>
C.(侯)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br>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br>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br>
A.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br>
B.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br>
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br>
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