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四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0/17 21:4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46道题,约12410个字。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四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惩唐季藩镇,削其兵柄,收其赋入,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这一评论是针对
  A.西周分封制瓦解 B.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C.西周分裂割据局面 D.北宋“重文轻武”治国理念
  2、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3、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
  A.宣扬以德治国 B.辩护政治法统 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
  4、《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
  A.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 B.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
  C.社会进步弱化宗法观念 D.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
  5、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
  A.统治者武力强化中央集权 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政权统治具有更迭频繁特征 D.神权控制政权色彩
  6、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7、据《周礼》记载,诸侯见到周天子要行“稽首”礼,稽首就是先拜后跪,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于手前触地,停留片刻再起身,动作很大,相对缓慢。这种礼节只用于见天子。由此可见“稽首”礼
  A.开创了周的礼乐制度 B.强化了周天子的权威
  C.削弱了诸侯的自主权 D.加强了周对地方的控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