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试卷(9份打包)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化学实验基础.doc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doc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有机化合物.doc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低碳经济”是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达到低污染、低排放的模式
B.“低碳生活”倡导生活中耗用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少CO2的排放
C.所有垃圾都可以采用露天焚烧或深埋的方法处理
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解析:垃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有些垃圾焚烧时可能产生污染性气体,而深埋可能会污染地下水资源。
答案:C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①中试剂 ①中现象 解释
A Ba(NO3)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SO2-3与Ba2+生成白色BaSO3沉淀
B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D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SO2具有还原性
解析:左侧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2H2SO4(浓)+Cu=====△CuSO4+2H2O+SO2↑,SO2通入Ba(NO3)2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SO2+H2O===H2SO3、H2SO3H++HSO-3,而NO-3在酸性环境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O2-3氧化成SO2-4,故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SO4,而不是BaSO3,A项解释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B项正确;根据上述A项解析可知C项正确;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D项正确。
答案:A
3.“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和稀硝酸反应
甲 乙 丙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在制备过程中用滴有酚酞的水吸收逸出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用浸有碱液的棉团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因此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挥发的氯化氢和氨气会污染大气,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及时收集在气球里面,可以防止污染环境,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要求,故选C。
答案:C
4.下列事实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NaOH===Na2SiO3+H2O
B.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保护膜:
2Fe+6H2O(g)=====△2Fe(OH)3+3H2
C.工业制取漂粉精: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D.实验室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解析: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保护膜的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
答案:B
5.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9.6 g
B.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为150 mL
C.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D.溶解合金时产生NO气体体积0.224 L(标准状况)
解析: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说明OH-为5.1 g,即0.3 mol,所以反应转化的电子为0.3 mol,生成的NO为0.1 mol,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算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 mol,故C选项正确;消耗NaOH溶液体积应为100 mL,B项错误;产生NO气体体积标【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解析: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放出的热量不变,A项错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B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C项错误;原电池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D项错误。
答案:B
2.反应X(g)+Y(g)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因为此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没有变化,故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发生移动,所以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可同时同倍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平衡不会发生移动,所以B项错误;增大c(X),平衡将正向移动,但X的转化率减小,所以C项错误;此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所以D项正确。
答案:D
3.已知碳酸钙的分解①CaCO3(s)===CaO(s)+CO2(g)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氯酸钾的分解 ②2KClO3(s)===2KCl(s)+3O2(g)在任何温度下都自发进行,下面有几组焓变数据,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ΔH1=-178.32 kJ•mol-1
ΔH2=-78.3 kJ•mol-1
B.ΔH1=+178.32 kJ•mol-1
ΔH2=-78.3 kJ•mol-1
C.ΔH1=-178.32 kJ•mol-1
ΔH2=+78.3 kJ•mol-1
D.ΔH1=+178.32 kJ•mol-1
ΔH2=+78.3 kJ•mol-1
解析:两个反应都是熵增加的反应,即ΔS>0,反应②在任何温度时都自发进行,即ΔH-TΔS<0,则ΔH<0;反应①只有在高温时ΔH-TΔS<0,反应才能自发进行,而ΔS>0,根据ΔH-TΔS知ΔH>0。
答案:B
4.(2015•唐山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等物质的量的A(g)与B(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2C(g)+D(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v正(A)=2v逆(C)
B.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平衡常数K值越大,A的转化率越高
解析: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2v正(A)=v逆(C),A选项错误;因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B选项错误;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C选项错误。
答案:D
【赢在微点】2017届高三化学专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装置中,都伴随有能量变化,其中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 )
A.电解水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热水器 D.干电池
解析:A项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项是将水的势能转化成电能;C项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D
2.某新型电池,以NaBH4(B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该电池可用作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
C.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3 mol e-
D.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
解析:该电池工作时,a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b电极反应式为4H2O2+8e-===8OH-;随着不断放电,a极负电荷减少,b极负电荷增多,故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6 mol e-,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3.(2015•新余期末)关于图中电化学装置中的电极名称、材料及反应均可能正确的是( )
A.阴极(Cu片):2Cl--2e-===Cl2↑
B.阳极(Cu片):4OH--4e-===
2H2O+O2↑
C.正极(石墨棒):Fe3++e-===Fe2+
D.负极(Fe钉):Fe-3e-===Fe3+
解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2Cl--2e-===Cl2↑为氧化反应,故A错误;铜为阳极,被氧化生成铜离子,电极方程式为Cu-2e-===Cu2+,故B错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当电解质含有Fe3+时,可发生Fe3++e-===Fe2+,故C正确;铁被氧化生成Fe2+,应为Fe-2e-===Fe2+,故D错误。
答案:C
4.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A→F,ΔH=-ΔH6
B.ΔH1+ΔH2+ΔH3+ΔH4+ΔH5+ΔH6=1
C.C→F,|ΔH|=|ΔH1+ΔH2+ΔH6|
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由箭头方向得出A→F,ΔH=ΔH1+ΔH2+ΔH3+ΔH4+ΔH5=-ΔH6,A项对;而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B项错;C→F,ΔH=ΔH3+ΔH4+ΔH5或|ΔH|=|ΔH1+ΔH2+ΔH6|,C项对;按图形对称特点,|ΔH1+ΔH2+ΔH3|=|ΔH4+ΔH5+ΔH6|,D项对。
答案:B
5.(2015•浙江杭州西湖中学测试)向足量H2SO4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 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 kJ。如果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 HCl溶液时,放出的热量为2.2 kJ。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Ba2+(aq)+SO2-4(aq)===BaSO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