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2016-2017学年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高三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化学.doc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地理.doc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历史.doc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生物.doc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数学(文).doc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物理.doc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英语.doc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语文.doc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政治.doc
铁岭市2016~2017学年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三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期,这种转型标志着文学意识觉醒,文学开始走向自觉。而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是魏晋时期文化哲学最直接与深刻的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并对后世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魏晋时期儒学开始全面没落,多元化的文化逐渐介入人们的生活。儒家追求的人格是个体绝对服从群体,以群体作为个体价值实现的基础。老庄哲学与佛教相融合兴起的玄学,极力强调个体存在的自由性和独立性,力图打破儒家的束缚,唤醒士人心中潜伏的个体意识。加上魏晋时期社会经历了一次次的大动荡,许多名士死于非命,如何晏、陆机、潘岳、刘琨等人先后被杀,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担忧,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魏晋社会的大动乱带来了人的思想的大解放,第一次大面积引发了士人的个体存在意识。阮籍的白眼对俗礼与尽哀哭女,嵇康的行刑前索奏《广陵散》,王子猷的雪夜访戴安道等特立独行、率真任性的行为,是对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外在约束的颠覆,是个人的独立存在性的反映。正是这种人格的独立意识,奠定了中国文人的基本人格精神。
魏晋时期也是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最有艺术精神的时代。魏晋士人现实理想的遗落深刻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从而转向生活的诗性追求。于是,诗和酒成了魏晋士人的艺术化人生的两个核心内容。诗自不待言,魏晋名士从群体到个人生活都极尽诗意,他们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诗;酒则从阮籍的饮酒全身远祸到陶渊明的从酒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获得了特殊的社会意味。魏晋名士群体对诗酒清谈的诗意人生追求是一致的,曹丕与建安七子宴游唱酬的邺下之游,正始名士的竹林之下的优游畅饮,王羲之、谢安等人兰亭流觞的雅意,无不是群体性的诗性追求。个人诗意化的典型也不乏其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固是千古美谈,即使是终身留连仕途的陆机在战败被杀之时也发出“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的感叹,魏晋风度在死亡阴影里也显出了诗意的美丽和悲怆。可贵的是魏晋士人对人生艺术化的追求并不只是士大夫式的吟咏清谈,他们的诗意能落实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陶渊明笔下的草屋、桃李、鸡鸣、狗吠等日常事物融注了冲淡的诗意,即使是艰苦的农耕生活,也有“带月荷锄归”的诗意蕴涵其中,他在晚年衣食堪虞的时候,诗、酒也是不可或缺的。
魏晋风度的诗性是既空灵又沉重的,谓它空灵是魏晋士人的潇洒通脱,所谓沉重则是指士人任诞简傲行为的背后是对人生的理性思索。阮籍大醉六十日、率意独驾看似通脱的行为,其实是人生无路可走下精神极度苦闷的渲泄。陶渊明的田园诗尽管静穆安闲,但从他三仕三隐的反复中仍可窥见他归隐也有不能忘怀现实的一面,他以隐居田园的诗性方式来表达对宦途的既厌倦又有所留恋遗憾的心态,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选自《魏晋风度的文化透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时期是社会动荡的年代,也是最有艺术精神的时代,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转型,标志着中国文学意识觉醒,文学开始走向自觉。
B.魏晋风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当时文化哲学最直接和深刻的体现,对之后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有深远和巨大的影响。
C.魏晋士人对人生充满的忧虑和深重的哀伤,源于当时残酷的政治迫害和对生命的担忧,而这样的情绪也第一次大面积引发了士人的个体存在意识。
D.魏晋士人特立独行、率真任性的行为,颠覆了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外在约束,反映了个人的独立存在性,体现了人格的独立意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魏晋时期多元化的文化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中的玄学强调个体存在的独立性,这不同于儒家追求的个体绝对服从群体的人格。
B.魏晋士人转向追求生活的诗性,是因为他们现实理想的遗落深刻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于是诗成了他们艺术化人生的核心内容之一。
C.魏晋士人能将诗意落实在平凡的生活中,而不是士大夫式的吟咏清谈,这是值得肯定的,陶渊明就是将诗意生活化的典型。
D.阮籍大醉六十日、率意独驾的行为,既有潇洒通脱的空灵,又有人生无路可走之下精神极度苦闷的沉重,体现了魏晋风度的诗性特征。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名士生活的诗意随处可见,就连死亡也能显出诗意,典型例子就是陆机在战败被杀之时发出的“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的感叹。
B.酒作为魏晋士人的艺术化人生的一个核心内容,有着特殊的社会意味,这是从阮籍的饮酒全身远祸到陶渊明的从酒中体悟人生的真谛中获得的。
C.正始名士的竹林之下的畅饮和王羲之、谢安等人兰亭流觞的雅意,都是魏晋名士群体性的诗性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诗酒清谈的诗意人生追求是一致的。
D.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就只表现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行为上,陶渊明以隐居田园的诗性方式表达了对仕途既厌倦又有所留恋遗憾的心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
……
铁岭市2016-2017学年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三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I卷和II卷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子,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及英镑之后被纳入SDR货币篮子的第五种货币。这将有利于( )
①提高人民币声望,增强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 ②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保持我国人民币币值稳定③降低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④增加国内金融机构业务机会,促进金融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下图为不同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形状(X轴为商品需求量,Y轴为居民收入)。下面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①图1是必需品曲线,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逐渐加快
②图2是奢侈品曲线,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逐渐加快
③图3是低档品曲线,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不断减少
④图1、2、3共同表明收入水平越高,食品支出越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某校高一政治学习兴趣小组以“生猪价格变动周期”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市场调研,该兴趣小组共同绘制出猪价变动的周期示意图(如下)。根据该图,在Q这个阶段,养猪户的合理做法是( )
A.遵循价值规律,缩减养猪规模 B.立足长远未来,大量补栏生猪
C.垄断生猪价格,稳定养猪收入 D.捕捉市场信息,调整生产结构
4、下列四幅图像,P为价格,Q为需求(供给)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观点中对图中某商品的均衡价格由点E移到E'解释正确的是( )
①该商品受需求不旺影响供给超过需求 ②该商品受到其替代品需求量上升的冲击 ③该商品受产品升级影响需求增加④该商品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供给量减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面对扎堆问世的新车及疯狂的价格战,早富起来的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买车,但大多数消费者仍不动声色,静观价格的进一步变化,汽车降价并没有带来销售的火爆。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消费方式上看,这些购车人的消费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贷款消费②未来收入预期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 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④汽车的价格是影响人们购买力的基础性因素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2015年5月,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规定,成员银行缴纳保费形成保险基金,当成员银行破产清算时,使用银行保险基金按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这一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 ②增强银行信用,推动银行平等竞争
③促进利率市场化,增加银行收益 ④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高其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