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100字。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供北京市房山区统一考试使用。(人教版)
房山区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二语文
第Ⅰ卷(22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垝垣(ɡuǐ) 邶风(běi) 驰骋(chěnɡ) 蕙茝(chǎi)
B.怀忿(fēn) 葳蕤(ruí) 磐石(pán) 譬如(pì)
C.惩创(chuānɡ)歆羡(xīn) 窈然(yǎo) 仇雠(chóu)
D.彭蠡(lí) 无射(shè) 鲈鱼(lú) 蹊跷(q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城隅 捷胫 踵武 载笑载言
B.槌床 玳瑁 樊笼 鼓瑟吹声
C.桀鳌 落寞 惹眼 殒身不恤
D.瑰怪 忽微 澎湃 抱薪救火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 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②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 不到十足。
③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 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④眼泪不是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 的泪。
A.淡漠 把玩 买取 激动
B.微漠 赏玩 买取 感激
C.淡漠 赏玩 索取 激动
D.微漠 把玩 索取 感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赞美过井冈山的瀑布,也深为井冈瀑布的壮阔而震撼而感动,而今站在壶口瀑布边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叫壮阔,什么才叫惊心动魄。
B.“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将暮;睹瓶中冰而知天之寒。”也许这就是“一叶知秋”暗合的哲理吧?
C.过去买西瓜个儿越大越显你的底气,如今西瓜小到像苹果那样成箱往家里搬,才知道什么事儿都可以颠来倒去。
D.成功的职业生涯光有才华是不够的,不少深具才华横溢者在职场上遭到的失败,都起源于对小事的疏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给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发展。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我们感到十分亲切;它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中奋斗的行动纲领。
C.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综合魅力的实现,靠的是在保证主修课质量基础上,对公选课和辅修课的拓展取得的。
D.他这次访问日本,是要同日本国会和朝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歌,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B.《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建安文学”指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代表作家有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等。
D.《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姓名失传,均为五言诗。其反映的思想内容十分复杂:有写游子思归的,有写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有写世态炎凉的。大多数诗中,表现了浓厚的伤感情绪。
二、阅读《六国论》(节选),完成7---11题。(10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