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6900字。
宜都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语文
试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出题人:邓邦红 审题人:张海德)
第Ι卷(选择题,共42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幢幢(chuáng)潭柘寺(zhé) 玉簟(diàn) 商贾(jiǎ) 殒身不恤(yǔn)
B.歆羡(xīn) 绣罗襦(rú) 浸渍(zhì) 嘲哳(zhé) 长歌当哭(dàng)
C.椽子(yuán) 喋血(dié) 舟楫(jì) 吐哺(bǔ) 夙兴夜寐(sù)
D.惩创(chuāng)租赁(lìn) 拾掇(duō) 蕙茝(chǎi) 独出机杼(zhù)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豪华竟逐 愤世极俗 信誓旦旦 干躁 踟躇
B.入不付出 潜移默化 老泪纵横 寒暄 涵泳
C.辗转反侧 对酒当歌 感人肺腑 倒溯 休憩
D.坚如罄石 谈笑风生 幽深微澜 蹊跷 壁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_____是虐杀,因为身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②____石油市场价高货紧,中国有关部门拟着手研究、开发汽车用甘蔗燃料酒精。
③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_______。
④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_______一下。
A.简直 鉴于 遗赠 委屈 B.简直 基于 馈赠 委曲
C.几乎 鉴于 遗赠 委屈 D.几乎 基于 馈赠 委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B.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C.恐怖分子滥杀无辜、危害平民,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决不会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D.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抢险中牺牲了,长歌当哭,在我们痛定之后表达我们的哀思。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B.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是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和科学行政的一种手段,只要将问责权交给公众,就能杜绝问责作秀。
C.2006年汽车进口关税还要下调,预计未来几年国产轿车价格将呈现下降趋势,再经过几年大部分轿车将与轨迹接轨。
D.人们都说老鼠是猫的天敌,但有些养尊处优的猫,早已把抓老鼠的本领忘得一干二净了。
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是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B.李煜等人认为杜甫有浓厚的门第等级观念是值得商榷的。
C.为“初唐无言律第一”的杜审言(胡应麟《诗薮》),为盛唐诗坛开宗立派的孟浩然、岑参,还有张继、戎昱、陆羽、皮日休、宋祁、米芾等荆楚诗人词客,均为唐宋文学之名家。
D.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二、说明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王国维称“意与境浑”者为上乘之作,也就是“意”与“境”浑然一体,达到了高度统一的作品。
以境胜的作品,主要是以生动、细致地描绘现实景物为主,把情融化在实景之中,含而不露,以诱发欣赏者的联想。便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首联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来称赞“雨”,用“知”字将雨拟人化,诗人以写适时春的雨来表达对春的向往和赞美。第二联以“潜入夜”和“细无声”,写出了雨的有意和有情。春雨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悄悄地来,默默地下,无声无息地为人间造福。这是写春雨的品格,又何尝不是诗人品格的自然流露呢。第三联诗写春夜的雨景和雨势。田野小路分辨不清,天空是黑沉沉的乌云,江